政策打炒房,房市自住當道,永慶房產集團近日調查大台北購屋趨勢,發現近來民眾購屋動向已明顯轉以低總價、低公設比與高坪效的住宅產品為優先,其中單價較低、使用面積大的高CP值宅,最受青睞。預料未來3~5年仍將是市場熱夯產品,投資人可多注意。
20年老屋 占首季成交42%
以北市為例,根據統計,去年公寓成交件數即占北市所有房屋買賣件數3成以上;另以今年第1季來看,民眾購買屋齡20年以上的房子,占比則高達42%;在新北市,一級房市區購買老屋、公寓比重也都明顯增加。
永慶研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大台北民眾偏好購買老房子,看中的,除了單價較便宜之外,使用面積較大也是主因。
以20年以上的電梯華廈來說,因在建築法修訂之前興建,公設比多在30%以內,有的甚至僅20%,權狀35坪房子,室內有27、8坪,作為3房相當寬敞好用。至於公寓,公設比非常低,許多公寓權狀面積和使用面積差別不大。
黃舒衛表示,現況顯示,不少民眾會特地挑選頂加、前後擴建的產品,權狀單價雖會高一些,但可使用面積更大。
不過,他提醒想要這類超高CP值住宅的民眾,這類產品可能非法占用法定空地、防火巷,或是屬於列管的新違建,前一手屋主沒被拆除,不代表接手者也能不被舉報、安然無恙。在購買之前,應向管委會查詢,並多加了解左鄰右舍情況。
高CP值宅 自備款門檻高
另外,買老屋常見的問題,除了漏滲水、龜裂之外,向銀行申請房貸時,銀行鑑價多會低於實價許多,再加上放貸成數較低,因此實際能貸到金額會比新房子少一到兩成,也就是說,買老房子,自備款門檻反而需要提高。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5&f_ART_ID=308151#ixzz31zO3c7aI
低公設較佳 購買仍需停看聽
現代住宅多少都有公設的存在,也公設也扮演了提高生活品質的角色,但近年來公設似乎五花八門,比例也越來越高,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很多人並不是很願意花大錢買公設,但又希望住在新房子,因此都會選擇低公設產品,但低公設真的就是低公設嗎?
大公小公分不清 不肖建商灌面積
消費者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到底哪些是計入公設,哪些不計入公設。簡單的說,大部份露天無頂蓋的設施,都不計入。如露天游泳池、中庭花園、屋頂空中花園、曬衣場與人行道等。
另外,須注意到小公面積是否有登記在主建物面積,銷售時訴求低公設比,若只看謄本難以明確得知。必須看「建物測量成果圖」並依圖與建物格局比對是否有不同,藉以確認小公是否登記在主建物面積。
也因為一般民眾都不了解公設的定義,因此有些建商會將當層的梯間面積,計入主建物的室內面積內。表面上看起來,公設面積會減少,看起來室內坪數就跟著增加,消費者權益受損而不自知。
某些不肖建商還會將部分車道面積灌給住戶分攤或將主建物坪數納入陽台面積,讓民眾以為公設比較低,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也是購買這類產品最麻煩的一部分。
零公設好實在?成果圖中現端倪
當然很多購屋人會想,如果公設問題多,不如就買些市場上強調零公設的產品。
不過要提醒購屋人,所謂的零公設不一定等於零公設,但實際屬於公設的「樓梯」則登記在主建物面積中,並不是真正的「零公設」。
建議民眾以權狀上的建號,至建物所屬地政機關調閱建物測量成果圖,對照房屋現狀。
假設成果圖呈現一個完整方塊,但房屋現狀卻少了一塊,代表樓梯登記在主建物面積中,缺少的一塊即為樓梯,扣除樓梯坪數後,才是主建物的面積,購屋人應該要特別注意。
【網路地產王/黃京梧/綜合】http://www.cthouse.com.tw/LifeStyle/LifeArticle.aspx?a_id=151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