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無薪假風暴再起

社論:無薪假風暴再起

知名LED大廠億光宣布11月起啟動無薪假,動見觀瞻。台灣是否即將重演2008年的無薪假風潮?引人矚目。經濟部長認為,這僅是個案。但這種安人心說法,反而暴露鴕鳥心態。僅就LED產業來看,億光是領導大廠,如果該公司的「因應景氣調整」說法可以被接受,則其他更小的同業為何不能跟進,無薪假幅度不能更大?

億光事件,至少有兩點值得深思。

首先,億光董事長認為無薪假是取代裁員的彈性因應手段,避免掉西方動輒裁員所導致的失業問題。

這樣的說法,貌似合理,恐怕也有不少勞工願意接受「兩權相害取其輕」。但實際上,無薪假根本摧毀了正常的雇傭關係,你還是我的員工、也不符合發資遣費標準,但卻可以被晾在一旁無薪度日。天底下哪有這種無以名狀的雇傭關係?

當然,裁員不被樂見,員工願意共體時艱也不無可能。但這不該是泛泛的道德主張,應該有一定的程序與機制。例如德國,有工會,有勞資共同決定的集體協商機制;但到了台灣,電子業沒有工會,也不允許有工會,是否該「共體時艱」全是老闆說了算,根本是片面縮短工時與減薪的不當作為。

正因沒有工會,所以資方獨大。這也是為什麼,當企業賺錢時,員工薪資漲不上去,遇到景氣不好時,勞工還會被放無薪假。無論經營好壞、景氣冷熱,勞工一律被賦予「共體時艱」的命運。

這便讓人進一步思考億光董事長的「批評」是否具有正當性。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批評,政府排斥業者建言,把產業當垃圾,絲毫沒有產業輔導政策。

但政府為何要對業界言聽計從?回憶今年初馬英九、吳敦義再三「請求」業者調薪的低姿態,再看現在的無薪假風暴蠢動,人們不免納悶,政府拿納稅人的錢為企業競爭力輸血,所為何來?有何正當性可言?勞工納稅人是否更該怪政府從來沒認真聽過他們的意見?真正被當垃圾對待的不是產業,而是勞工。

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政府喊了一個「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口號,結果成效如泥牛入海,政府挺企業是作了,但企業挺勞工就沒下文。這次,政府必須挺起腰桿處理無薪假勞資爭議,切莫再重蹈先前的產業輸血覆轍了。立報╱社論

科學園區衰退 國科會:比金融海嘯嚴重

廣達優退千人 電子業寒冬現 科技園區房市不樂觀

大陸房價跌幅四成 台灣建商卻很樂觀?

藉無薪假 賺國難財 仲介勾結26企業 詐國庫1.8億

不動產明年景氣 台銀、土銀看法差很大

全台科技園區有多少 還需要更多嗎?

經濟衰退 電子業危機 房價為何還不下跌?

房市投資衝過頭 葉國一被套兩百億?手頭現金快見底

台灣房市醞釀「3警戒」與「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