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台北市購屋壓力大!根據實價登錄房價,與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計算,想在台北市購買30坪住宅,總價是所得比的11.9倍.購屋痛苦指數最高。其次為新北市8.7倍,往南的桃園、台中及高雄三大都會區,則較雙北壓力減輕至少一半以上。
有巢氏房屋副總經理劉炳耀指出,在五大都會區中,還是可以找到房價相對平價的區域入手,另外也可多留意有重大建設,或交通利多題材區域,除可減輕購屋壓力外,更具增值潛力。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
從全台五大都會區來看,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居高不下,但仍有相對平價的區域,如北投區、文山區房價所得比分別為9.8倍與9.7倍,購屋壓力較精華區稍低,是民眾可考慮進場的平價區域。
新北市購屋所得比排名第2,為8.7倍,在平價區域的三峽、林口區,再降至5.4倍及6.5倍,受到許多中低總價族群青睞進駐。
三峽距離台北較近,近年人口陸續遷入;林口區近來的公共建設陸續完工,包括A7合宜宅、周邊暢貨中心,與商城、影視產業形成,增加當地房市吸引力。
往南一點的桃園,房價所得比4.4倍,平價潛力區域則為八德、楊梅兩區,房價所得比分別為4.1及2.7倍。劉炳耀認為,五楊高架完工通車後,拉近與台北之間車程距離,同時帶動楊梅一帶的房市。
至於台中房價所得比4.5倍,購屋門檻較低的大里房價所得比為4.3倍、南區則為4.3倍,較受到關注;高雄市的房價所得比同樣為4.5倍,對於預算有限的首購族而言,建議可以往楠梓、三民區尋找適合物件。
記者翁毓嵐/台北報導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0552438303.html
購屋痛苦指數『痛很大』 政府應拿出有效對策
35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
住展企研室長期發布台北市民的購屋指數,目前統計顯示要在台北市買40坪三房的新屋,居然要35.8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而台北市房價最貴的大安區,更要57.1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房子,對於要在台北市購屋的一般庶民,早已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其痛苦指數之高,值得政府關注!
薪資出現倒退嚕的慘況
何以台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要破表?答案是,受薪族的口袋十幾年來都沒有賺到錢、存到錢,甚至有些行業的薪資,更是出現”倒退嚕”的慘況,反觀台北市的房價,在都更無力回天及土地供需嚴重失衡下,房價一路扶搖直上,新屋平均房價已達每坪86.6萬的歷史新高,兩相對照,於是出現了如此難堪又殘酷的數字。
對於指數『痛很大』,民眾除了大罵政府打房不力、沒照顧小老百姓、經濟沒起色等批評外,民眾又能如何?住展企研室認為,北市高房價已成為事實,與其抱怨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不如將購屋的計劃轉進新北市、基隆與桃園地區,以時間換空間,先求有再求好,應該是民眾面對高房價下應有的共識。
至於購屋痛苦指數要如何降低?在政府方面,除了拼經濟,讓民眾的口袋變有錢外,更應該在大台北交通便捷的地區,廣建合宜住宅或出租住宅,照顧經濟的弱勢族群與年輕家庭,再配合政府的稅制改革,縮減貧富的差距,購屋的痛苦指數才能慢慢的減緩下來。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http://house.hinet.net/realestate/comment/2013-09-06/14667309.html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