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校地建社會住宅 張金鶚:另類都更方案

閒置校地建社會住宅 張金鶚:另類都更方案

受青年家庭歡迎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喊卡,內政部營建署表示,青案階段性任務達成,營建署現正研擬「社會住宅中長期推動方案」草案,利用閒置校園或建築物改建成社會住宅與青年住宅,除照顧弱勢者,也可提供就學及就業的青年居住。

閒置校園 擬推社會宅

業者說,第二批合宜住宅林口機場捷運A7站案將在15日開賣,可售戶4238戶,每坪均價15萬元,是大台北捷運沿線最便宜的新房子,也是青年可考慮的產品。但抽中機率初估在1成上下。

業者說,新北市政府日前也完成永和青年社會住宅的抽籤承租,有8名青年朋友幸運中籤,但是登記抽籤的人數有327人符合資格,中籤率僅約2.5%。

業者說,新北市政府在三重及中和地區已選定3處基地,將以BOT的方式興辦約千戶社會住宅,主要提供20到40歲經濟弱勢青年,以市價8折承租,日前已與日勝生公司完成議約程序,將於5月簽約,最快民國105年完工。【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張金鶚:閒置校地建社宅 另類都更

營建署日前拋出將精華地段國小改建社會住宅議題,內定台北市副市長、也是政大地政系教授的張金鶚指出,將精華地段閒置校地改建為公營住宅,是另一種都市更新方案。

社會住宅

張金鶚認為閒置校地,是建公營住宅的首選。公視新聞網

「如何共存發展,才是解決閒置校地的重點。」張金鶚表示,台北市寸土寸金,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精華地段閒置校地成為建置公營住宅的首選。

他說,改建學校會引起地方、校友反彈,北市府應在都市發展、歷史情感之間找到平衡點。

「讓公營住宅的樓下就是國小」,張金鶚表示,例如將十公頃的小學校地撥出一半,建造社會住宅,這樣的方案既能保留學校歷史,也替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建造社會住宅,獲得雙贏。如此不只能減低校友、學校老師和學生的反彈,更替學校找到穩定的新生來源。

小規模興建社會住宅,恐大幅增加成本,張金鶚表示,即便要耗費較高成本,「政府也應責無旁貸扛起」。

他說,充分運用精華地段,是都市化過程的議題,「一定要做,否則問題永遠不會解決」。但他也說,這是方案之一,各方可討論。

目前台北市政府除了鼓勵學校自我轉型,也運用在「托育」上。北市府教育局副局長曾燦金表示,配合市府的政策,已與社會局等單位合作,先達到「一行政區一托育中心」的目標。

此外,為了讓閒置空間發揮效用,除增加學校專科教室、特色空間、附屬幼兒園或市立圖書館分館等,教育局表示,各校每年須回報閒置教室數量,若不積極配合「轉型」,就會優先被拿來運用,改為其他公務用途。好房網 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延伸閱讀

張金鶚:住宅政策兩大主軸 健全台北房市

還地於民 公設保留地四年內解編 3類優先

無國家政策配合 土地活化淪為炒作

住宅法上路形同具文 弱勢居住權益仍無保障

國有土地活化 四大原則 全台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