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病父焚屍 沒錢辦後事 家屬眼中孝子

弒病父焚屍 沒錢辦後事 家屬眼中孝子

顧病父閃念「給爸爸死」,高雄市旗山區昨發生一起貧子掐死病父後焚屍的人倫悲劇。30歲男子陳志豪昨早在家中掐死父親,因覺得家境清寒,沒錢辦後事,就以棉被包裹屍體後點火焚燒。陳嫌偵訊時坦承弒父焚屍,但他精神不穩定、說詞反覆,警方先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及公共危險罪嫌移送,檢方將擇日解剖屍體釐清案情。

昨上午10時30分許,高市消防局接獲民眾報案電話表示,旗山區文和巷一處民宅冒出濃煙,疑似有人燒炭自殺。救護人員到場後發現客廳一旁地面趴臥一具屍體,且屍體起火燃燒。消防局第六大隊中隊長蘇裕銘表示,火勢隨即熄滅,但陳姓屋主(57歲)已被燒焦。

兒呢喃「不用救」

蘇裕銘說,當時屋主的兒子陳志豪眼神呆滯、蹲坐在屋外,面對現場人員詢問起火原因,他大剌剌地說:「火是我點的!」消防隊員追問:「為什麼要點火?」陳回答:「因為爸爸死好幾天了,開始發出屍臭,所以要點火燒掉。」陳嫌並喃喃自語:「不用救了。」

涉嫌弒父焚屍的陳志豪

涉嫌弒父焚屍的陳志豪(左),昨午由警方帶回家中模擬案發經過。

家貧沒錢辦後事

警方將陳嫌帶回警局偵訊,警方發現他精神狀況不佳、說詞反覆,對於詢問甚至不願回答,僅以筆書寫簡單文字回覆。警方改以便衣人員偵訊,陳才卸下心防,坦承犯案經過。

陳嫌表示,昨早他腦海中突有「要給爸爸死」的念頭,隨即以雙手掐住父親脖子,過程中父親掙扎反抗,最後被他掐死。由於家境清寒,無力辦後事,他隨即想到以棉被包裹屍體後焚燒,「簡單處理就好」,沒想到引發濃煙火勢,驚動消防隊到場。

陳嫌的姑姑案發後趕到警局,她表示,弟弟患有精神分裂症近30年,之前長期被社福機構安置,約一年前才被姪子接回家中同住,雖然經濟條件不佳,但父子倆相依為命,姪子相當孝順。

親屬懷疑壓力大

她說,姪子就學時還打算報考軍校分擔家中重擔,後來因眼睛曾受傷、影響視力,無法通過體檢而作罷。她難過地說:「姪子平時很孝順,是不是壓力太大才會這樣?」

姑姑說,姪子近日失業在家,先前在螺絲工廠擔任臨時工,常須輪值夜班,回家後又要照料父親而無法入眠,可能因為多重壓力才引發失控行為。她向警方求情,表示姪子是「可憐人家的小孩」,她懷疑姪子遺傳了精神分裂症,希望幫助姪子接受治療,不要處罰他。她甚至擔心姪子日後想到此事,恐會有輕生念頭。

重可判死或無期

陳嫌已出嫁的姊姊昨接獲警方通知趕回家時,無法相信弟弟竟殺死父親。她說,父親之前曾喃喃自語要「煉製藥品」,多次拿鹽酸等物試驗,她起先還以為是父親玩火釀災,弟弟試圖拿棉被滅火,「要救爸爸卻用錯方法」。

昨午高雄地檢署檢察官張時嘉至現場勘驗後表示,死者遺體被大火燒得焦黑,陳嫌雖坦承弒父,仍須待解剖複驗遺體後才能釐清事實。

律師薛欽峰表示,《刑法》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得處無期徒刑或死刑。但家屬表示陳嫌恐因罹患精神疾病弒父,若醫院判定嫌犯在犯案時精神喪失或失去行為能力,法院可減輕或免除刑責。

家有精神病患注意事項
.親友應主動帶病患就醫,叮嚀患者定時就診及按時服藥。
.隨時注意患者有無發病跡象和異狀。
.家屬和患者應多參加活動、走向戶外,避免自閉。
.盡量與患者同住,給予關懷支持。
.家人也應疼愛自己,避免過度付出而崩潰。
.照顧者有壓力可向醫師、親友或病友團體求助。
.鄰居、里長發現有精神病患未就醫,可主動通報衛生機關。
資料來源:高市社會局、《蘋果》資料室

兇嫌獨顧病父 家屬眼中孝子

男子陳志豪弒父焚屍,家屬得知後非常訝異,直說:「他平時很孝順,怎麼可能?」陳男的姑姑說,弟弟育有一兒一女,因罹患精神疾病,弟媳因此離家,弟弟則住進療養院,姪女與姪子都由祖父帶大,姪女出嫁後,家中僅剩姪子一人。

兒子掐死後縱火焚屍

陳姓屋主疑被兒子掐死後縱火焚屍,消防隊員到場撲滅火勢後,發現死者陳屍牆角。

父子間不曾爭吵

姑姑說,一年前療養院請姪子將她弟弟接回,父子倆住在簡陋的空屋,「姪子先前在螺絲工廠當臨時工,靠一個月僅一萬多元的收入扛下照料父親的重擔。」

姑姑說,姪子可能遺傳了弟弟的精神分裂症,因姪子平時相當乖巧孝順,遇到工作壓力較大時就會情緒失控,不過並不嚴重,從未就醫治療。

陳男的姊姊也說,父親與弟弟相處融洽,不曾爭吵,不久前還打電話與她閒聊總統大選要投給誰,並無異常徵兆。

旗山區大山里長柯飛虎說,死者罹患精神病多年,早年被安置在療養院,近年才搬回家,鄰居很少與他們互動。

精神疾病易遺傳

旗山醫院精神科醫師鄭靜明表示,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及妄想症最容易出現遺傳,死者有精神分裂症,家屬懷疑其子也有遺傳,若能早期就醫診斷、提早發現症狀並治療,就可避免類似悲劇。

高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劉惠嬰表示,家中有精神狀況不穩定者,親友應主動勸誡或帶對方就醫;另建議鄰、里長在訪視鄰、里民時,若發現對方有精神疾病卻未就醫,最好第一時間主動通報,而若發現照顧精神病患者遭遇困難,也可適時協助。蘋果日報 ◎記者劉智維、石秀華

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就醫自保完全手冊

網路成癮 沒網路活不了? 列「疾病」診治

躁鬱自殺成凶宅 屋主提告 法院認定不須賠

台灣老人自殺率 逆勢上升 七成五沒求助

英:小孩出生月份 決定職業及健康 信不信由你

處分失智老人不動產 要法院說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