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重要的1課:讚賞 教出快樂的孩子!

親子教養重要的1課:讚賞 教出快樂的孩子!

唯有讚賞,才能教出最快樂的孩子!「我的媽媽不喜歡我,她總是經常罵我,說我笨…」「媽媽經常說哥哥比我聰明,叫我和哥哥多學學,可是我覺得自己表現也很好啊,為什麼媽媽都看不到……」

「這次校外教學,我好想和同學一起去。但是爸爸說,如果我這學期考試如果有一科低於九十分,就不讓我跟同學去校外教學。可是我真的已經很認真準備了,但是數學還是考不好,我好難過……」

「姊姊這次考試一百分,爸爸媽媽一直說姊姊好棒,還送她一件好漂亮的裙子。可是這次學校運動會,我跑步比賽第一名,爸爸媽媽也沒有送我禮物,也沒有誇獎我……。他們只是叫我多學學姊姊,把書讀好,他們就會送我漂亮的裙子。為什麼一定要拿姊姊和我比?」

親子教養重要的1課:讚賞

親子教養重要的1課:讚賞

以上這些對話都是Happy Mommy親子工作坊的義工媽媽們,在從事義工服務時從孩子口中聽來的。這些孩子都有著很好的家庭環境,父母的教育程度也很高,但對於孩子,他們往往只在意成績以及才藝表現,其他卻毫不在乎。對這些家長來說,孩子必須要能拿出來與其他孩子比較,而且必須比贏才有面子。至於孩子的其他表現,他們認為根本不重要,也毫不在意。

當然我們也遇過一些家長,他們很愛孩子,給孩子很多學習資源,同時也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但孩子仍舊不快樂,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都忽視了──陪伴孩子不僅是「陪伴」就好,更要懂得傾聽孩子心聲,以及誇獎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意他、關心他的,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感到快樂。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調查指出,台灣家庭溫暖指數平均73,有三成八的孩子認為家庭不溫暖。調查中指出,從孩子對『我的家像什麼?』的形容中,除了六成二的孩子認為自己家庭很正向溫暖之外,竟有近四成(38%)相當於近21萬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其中包含有近兩成(18%)的孩子處在『高壓型家庭』,隨時擔心被責罵。

一成三的孩子可能是家長過於忙碌、疏於關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冷落;彷彿住在一個雖大,但冰冷的家中,絲毫感受不到溫暖;也有一成孩子的家庭屬於『忽冷忽熱型家庭』,因為家長經常『善變』且『易怒』的情緒,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我們非常瞭解現代許多父母,身兼家庭與工作,蠟燭兩頭燒,經常回家後早已身心俱疲,對孩子往往缺乏耐性,情緒也容易失去控制。但是,請各位家長想想看,如果你們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對孩子失控大喊或責罵他們的話,他們又如何學習控制自我情緒呢?又怎麼能夠與你好好相處,甚至有所互動呢?

在編寫本書之前,出版社特別針對全台灣500名的國小、國中老師以及父母做了一份問卷調查。請他們針對現在的社會環境下,選出他們覺得在親子教養中最重要的一課。調查結果顯示:「55%的台灣父母及老師皆認為「讚賞」是親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課。」但許多家長也反映,他們不知從何著手。

有鑑於此,2007年,意識文化出版了《親子教養最重要的1課:讚賞》。原出版動機只是想幫助所有讀者擁有更融洽的親子關係,沒想到卻得到讀者熱烈的迴響,學校、婦女團體、讀書會、電視台想邀請作者演講;網路上也看到許多部落格推薦本書,並瘋狂轉載部分內容。

因此,為了感謝讀者的鼓勵與支持,出版社編輯部商討許久後,決定在2011年,意識創立10年,同時也是建國年這值得慶賀的日子裡,重新推出《親子教養最重要的1課─讚賞(修訂版)》。不僅內容重新修訂,更重新包裝設計,給所有讀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很感謝出版社邀請我們參與本書修訂,也非常開心再次與意識文化出版社的合作, Happy Mommy親子工作坊深感榮幸。可以為孩子服務並幫助他們,給他們一個快樂學習的教育環境,是我們成立本社最大的宗旨。

或許與學校老師、教授相比,我們的學術經歷與教育經驗並不足夠,但是在與孩子相處與互動上,我們確信自己有著許多經驗可以分享。希望各位能因為本書再次被感動,也能夠藉由本書更瞭解該如何教育孩子,與孩子的關係更加融洽。

父母的讚賞,決定孩子未來的成長發展。請讓讚賞成為一種習慣,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唯有讚賞,才能教出最快樂的孩子!
Happy Mommy親子工作坊

絕不嫌棄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期盼與祝福下出生的。請父母以樂觀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孩子,縱使孩子有一些無法彌補的缺陷,也千萬不可以嫌棄他們。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肯定的眼神與態度告訴孩子:「無論你們是否完美,父母永遠都是最愛你們的。」

劉老師說故事

這是一架從台灣飛往洛杉磯的班機,窗外一片漆黑,旅客們都已經疲倦地入睡。這時,飛機突然遇上了亂流,顛簸得特別厲害。旅客們個個驚慌失措,嬰兒也都哇哇大哭起來,只有一位女士仍然抱著孩子沉穩地坐著。亂流過後,同機的旅客不禁說:「女士,妳的孩子真乖!」她聽後只是點頭微笑。

黎明的曙光灑進機艙,不久飛機開始降落,當然,許多孩子又哭叫起來,一直哭到飛機著地,只有那個「嬰兒」依舊安靜地坐在母親的懷裡。

飛機降落後,一位母親抱著一個嚴重殘障的十歲男孩緩緩走出機艙,男孩整個人癱在母親身上,雙腿無力的垂下。他的臉頰削瘦、蒼白憔悴,空洞無神的眼睛朝天斜視。這時,大家才突然發現,這位母親竟是昨天晚上那位沉著的女士;而那個「嬰兒」竟然已經十歲了,而且重度殘障,就在昨夜,他們還好心地誇獎這個孩子真乖。

旅客們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懾了,大家沉默了,有人為昨天的冒失後悔;也有人好奇地看著他們;還有人搖頭,露出憐憫的神情。但這位母親完全不迴避他人的目光,更不因為有一個殘障的孩子而覺得丟臉。她依舊安然地用她的雙手緊緊的抱著兒子,並不時艱難地抽出一隻手,用手帕擦拭兒子嘴角流出的口水,她的手是那麼輕盈,她注視兒子的目光又是那麼的溫柔。

旅客們的眼眶濕了,因為母愛的美麗;因為母愛的偉大。

劉老師的百寶箱

無論是頭腦還是外貌的缺點,都不應該成為責罵孩子的理由。當孩子盡其所能完成一件事情時,父母請給予他們最大的肯定,也鼓勵孩子「好還可以更好」,藉以激勵他們下次能達到更好的成績。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正印證了中國的一句俗語:「母不嫌子醜。」這句流傳千年的古語,告訴我們母子情深無須理由,即使在別人看來醜陋或者蠢笨甚至殘障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聰明可愛的。古語雖如此,然而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這一點。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漂亮,但世事無法盡如人意。

很多時候,當孩子有天生的身體缺陷或智力不足時,有些父母除了心痛以外,甚至對孩子產生厭惡之感。抱有這種心態的父母常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難以磨滅的傷害,也為自己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報紙上曾報導過一則國中生自殺的新聞。這個孩子天生比較遲鈍,而弟弟卻長得濃眉大眼,一副聰明相。兩人在同一間學校唸書,哥哥原本比弟弟高兩年級,但因為學習能力一直不好,三年內降了兩級,所以與弟弟同班。

讀書成績差,又長得難看,母親不免對這個孩子產生了厭惡感,有時候就會嘮叨的說:「我怎麼會生出你這個又蠢又醜的笨蛋?真不知道我前世造了什麼孽?」這些話聽多了,孩子對自己的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又因為得不到家人的疼愛與鼓勵,竟選擇服藥自殺。孩子的母親十分傷心,但為時已晚!

除了生理缺陷外,孩子不用功讀書,父母恨鐵不成鋼,久而久之也容易產生嫌棄之意。父母要求孩子努力用功無可厚非,但在要求孩子達到某些表現時,父母應當注意自己的態度與情緒,尤其不要以比較或負面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孩子。

在擔任輔導工作時,我們曾見過有些父母,面對孩子表現不佳,傷心之餘,甚至會說出一些傷人的氣話:「隔壁小華期末考成績每科都幾乎滿分,只有你不及格,把我的臉都丟光了!真不知道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孩子!」或者「你要是再不及格,就別想回家。」

當然,罵歸罵,實際上母親並沒有真的這麼想,而且自己心裡也十分痛苦。但是這種惡意的威脅,說多了卻會刺激孩子的心理,因為大部分孩子自出生開始都有一些潛在的不安感,唯恐父母不喜愛自己。孩子一旦產生父母嫌棄他們或不愛他們的感覺,便會產生不安全感。

在這種環境中造成的隱發性意識,會發展成無法彌補的不幸事件。孩子不讀書、成績差,父母脾氣暴躁,常以別人為例來羞辱孩子,造成孩子尋短見,這類事件屢見不鮮。

現在的教育體系裡已漸漸擯除能力分班,但對於先天智力或統合感覺有問題的孩子,通常學習能力較低,但又不至於為智障生的嚴重程度,例如安親班的志傑,因為幼兒時期有一次發高燒四十度長達兩天,因此造成腦部稍微受損,小一入學時即被編為資源班的學生,皆為勞動階級的父母,對於志傑的學習狀況愛莫能助。

初期,志傑的母親也對於教導他一些簡單的生活基本能力感到不耐煩,甚至直接以打罵的方式來處罰他,但這麼一來卻只是讓志傑學的更慢,而且傷的更重。

做父母的沒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正是由於這種心疼與憂慮使他們對孩子的某些缺陷更感到無奈與怨恨,因而在生氣或孩子不聽話時,這種對上天不公的怨恨就會發洩出來。儘管不是真正的嫌棄孩子,所說的話也是一時氣話,但它無意間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傷害卻已無法彌補。

所以,無論是天生有缺陷的孩子,還是成績不好,不愛唸書的孩子,他們內心都比較脆弱,因此父母要更有耐心和愛心,使他們感受到鼓勵和幫助,並且克服和戰勝那些缺陷所帶來的不方便。

無論是頭腦還是外貌的缺點,都不應成為責罵孩子的理由。我們常見到一種父母「刀子嘴,豆腐心。」他們心疼孩子,對孩子生活上關心備至。

孩子如果受了委屈,他們會心疼的說不出話來,但是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也什麼話都罵得出來,每次大罵完,氣消了,對孩子又愛護如前。但是父母卻不知道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面對孩子,父母總是容易期望過高,有時候期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樣有成就,甚至希望孩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並沒有權力替他們決定什麼。

詩人紀伯倫曾經說過:「孩子來自於你的身體,但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不能塑造他們的思想。」

當父母能夠認清這一點,他們才有可能真正的接納孩子本身的能力和特質,繼而更進一步幫助孩子發掘他們的特長,發掘他們的潛能;鼓勵欣賞自己的孩子,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成就。

劉老師給父母的悄悄話

寬容孩子天生的生理缺陷,真正接納自己的孩子,並懂得鼓勵和欣賞他們,這不僅是父母應盡的責任,也是父母對孩子真愛的表現。
Happy Mommy親子工作坊、劉暢

親子關係 小孩教育以下文章或許感興趣

bobo情緒密碼 氣質的九大向度

三歲前幼兒 須即時糾正的四種性格

孩子贏在起跑點 幼兒周歲教解尿 有助建立自信心

英:小孩出生月份 決定職業及健康 信不信由你

父母吵架、離婚 對孩子身心有哪些影響

好孕自然來 風水佈置全攻略

嬰兒房 首重舒適安全 添龍寶寶 風水很重要

影響孩子的風水佈局 兒童房嬰兒床的擺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