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居家概念在台灣尚處萌芽階段,在政府「以房養老」的政策下,如何創造一個未來即使老了、生活不便了,仍可以照顧自己的家居,是值得關切的課題。
今(2011)年春雷響得特別晚,6月初無預期的大雨,讓王奶奶站在濕答答的門前,眼巴巴地盼著可愛的孫女毛毛從安親班回來;話說幾個月前王奶奶因摔傷,生活起居頓時不方便起來,洗澡、吃飯,連簡單的刷牙洗臉,如果沒有家人協助,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來。
隔沒幾天,看著窗外烈陽高照,「好想自己出去走走」王奶奶心裡這麼渴望著。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現有107萬個身心障礙者及248萬名老人。永慶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李淑幸表示,台灣高齡化速度之快,超出想像;4年後將有半數人口超越40歲;到2050年老人人口比率將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全球人口最老國家。
輔具多樣化 不愁動不了
李淑幸指出,「目前國內5樓以下的公寓超過111萬戶,其中光是台北市約39萬戶,由於這些住宅當初興建時,多未考慮無障礙環境的規劃與設計,因此不論在室內、室外通路出入口,包括浴、廁、廚房對老人和身障者都障礙重重,成為許多高齡、身障者的夢魘」。
永慶慈善基金會曾與內政部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合辦「全台最大無障礙趨勢館」,展出多項新奇輔具,包括幫助老人或輪椅上下樓的「爬梯機」,形象大使孫越及范可欽都現身示範,另外還有穿鞋、穿襪、穿衣輔助器,電視遙控器放大鏡、閱讀放大鏡,起身安全把手,眼控滑鼠器、升降馬桶等各種輔具融入居家空間。輔具中心組長王智仁表示,透過創意輔具協助,銀髮族也可以四處趴趴走,即使身體機能衰退的年長者,也可以有尊嚴地過生活。
此外,根據日前永慶HouseFun新聞中心針對14萬名網友進行調查,許多人被問到退休養老的住居規劃時,只有2.67%的人,老了會跟兒女同住,至於想要住進民營的養生村或公辦銀髮族住宅的比例,也僅15.33%,也就是說,未來有超過8成以上的人選擇「獨居」。
就內政部與金管會想推動的「以房養老」政策,主要也是針對年滿65歲,既沒存款收入,又無子女奉養、繼承,但因持有房屋而不符合低收入戶資格者為照護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醫療技術的發達,國人的壽命不斷地延長,預計20年後,男、女性的壽命將雙雙突破80歲,亦即,65歲屆齡退休的老人,還得度過長達1、20年漫長歲月,行動不便問題,將更加嚴重;因此,如何在適合老人居住的環境中過「獨居」生活,是不能不提早思考的課題。
首選有電梯 公寓要低層
老人體力大不如從前,若行動自如還好,就怕行動不便,走路得靠輔助器具,另有些老人因膝蓋退化,不能久站或是得坐輪椅出入,在住居的要求上,就更加重要,因此,內政部輔具中心在推廣無障礙空間,也大有推廣未來宅的趨勢。
因此,未來無障礙的養老屋,在購屋上,應以電梯大樓為優先,若限於預算而買中古公寓,則以低樓層為主,另有些大樓若還有階梯的話,最好要求管理委員會購置輪椅爬梯機或是樓梯升降機。
至於室內該如何裝潢,才能讓老人「獨居」時,生活自如,就要多加認識家居生活的輔助器具,可以滿足生活便利的各個面向,讓身障者及長者活得有尊嚴,《理財周刊》特別就老年生活所需的輔助器具進行報導,讓民眾了解未來的養老屋長相。
【《理財周刊》566期,】
銀髮住宅 安定、安心、安全三原則/遠距照護系統 銀髮住宅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