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七期重劃區土地開發逐漸飽和後,單元二、三重劃區土地即將發還地主,又將是另一個建商進場開發的大戰場,事實上,大台中還有許多土地待開發,各項資源相當豐沛,都可望台中市政府財庫帶來不少入帳。
![key44i 台中土地開發](https://key88.net/99/2011/04/key44i.jpg)
台中市政府已規劃水湳經貿園區區段徵收,完成後可取得抵價地約86公頃折算計有26萬坪土地,中長期預估有約260至310億開發利潤。
干城地區(第六期市地重劃區)基地範圍跨雙十路、進德路及練武路、南京路街墎,區內國有土地總面績約28.67公頃,因該等國有土地面積超過500坪以上禁止出售,台中市府研擬與中央合作開發國有土地規劃興辦工商會展示中心、商場、展覽場等,帶動台中市東南區老舊區場之發展。
清泉崗機場腹地範圍寬廣,位處海空運交通要點,全區國有土地2000餘公頃尚未開發利用,合併後可採區段徵收或都市計畫專案變更回饋等方式辦理開發。
此外,行政院規劃將台中市黎明辦公區的土地由機關用地變更為商業區,土地開發價值達到150億,台中市議員反對這項此規畫,也反對中央將台中市當作提款機,希望市府將分散在各處市府單位遷入辦公,讓民眾洽公更方便。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表示,盼黎明辦公區開發案能夠尊重地方意見,配合地方需要做規劃,以前黎明辦公區是環境很好的辦公區及社區,不希望應此受到破壞,他也呼籲,都市計畫變更不應該跳過地方政府由中央逕行變更,如此才能符合地方需求。 【MyGoNews廖賢龍/台北報導】
合併三個多月 債務暴增50億
台中市縣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合併,當時兩縣市加起來債務六百一十七億,但到昨天為止,債務已增加到六百六十六億,三個月就暴增近五十億的債務,多位議員質疑財政局長李錦娥,難道就是把原來台中縣的那一套搬來大台中「不斷舉債、債留子孫」?
財政局長:以開發案賺錢還債
而李錦娥面對砲火凌厲,強調「借新債還舊債」是財務調度的一種方式,但縣市合併後,資產開發有助於「賺錢還債」,例如水湳經貿園區開發案預計可以帶來九十億的利潤,市府還著手清泉崗、干城等地區的開發,再加上推動港、市合一,她會盡力儘速彌平債務。
四年債務彌平 何文海:不可能
台中市議員何文海、陳淑華、賴佳微、何欣純等人昨天都關心台中市的債務問題,希望不要「債留子孫」,何文海表示,每年光利息就要八億,市長胡志強「希望四年債務彌平」,他覺得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李錦娥在回答何文海時,表示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合併前,原台中縣負債五百一十億,原台中市負債一百零七億,總共是六百一十七億,但到昨天為止,合併後的台中市負債額已到六百六十六億。
為何台中市債務增加的那麼快?李錦娥低調表示,是因為農曆春節年關的人事經費、獎金等調度,但據透露,其實是還付了多筆原中縣府未付清的工程款,估計有數十億之多,也導致才合併三個月,債務就暴增五十億。
陳淑華:賣地非解決財務之道
民進黨議員陳淑華則指出,合併後每位台中市民的債務已經增加,未來如果財政只會舉債,那只是讓大家債務越來越多,難道市府面對未來,只能想到「債留子孫」?
陳淑華並指出,現在不論是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公債法,對台中市都非常不公平,台中市府應想辦法「脫困」,而不是光想著「借新債、還舊債」。
而隨後李錦娥則拿出地政局的規劃表示,水湳經貿園區區段徵收,完成後可取得抵價地約八十六公頃土地,短期可帶來九十億的收益,中長期預估有約二百六十億到三百億的開發利益,其餘還有干城等多處開發案。
不過,陳淑華表示,台中市府目前的「脫困」方案,看來看去還是做土地開發、賣土地、賣祖產,並不是根本解決財務問題之道。
自由時報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
台中纜車 大坑等4線規劃興建拼觀光/興建一條六年 支票恐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