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決心才能平抑房價╱ 落實政策取代口號

國內部分地區的房價高漲引起人民不滿,政府因此推出許多的政策。然而,這些政策的效果似乎不大,整體房價情勢看來仍然上漲,還有不少政策甚至遭到批評。

抑制房地產價格炒作政策未能成功、也未贏得人心的原因不止一端,我們可由政府的決心、目標及政策方法等三個層面,來看不動產政策應該改善的地方。

很多人認為政府沒有決心抑制房價,其原因之一是政府講了很多政策,但做得很少。

像豪宅稅說了幾次,但遲遲沒有下文雨遮等非室內面積分開計價的政策,則因業者反對而取消;興建平價住宅的政策即使可行,目前看來也需要一段時日方能開始;至於金融緊縮的政策,則因「下有對策」而不易讓人民看到成效

但讓人民更覺得政府沒有決心的原因,是政府似乎未把抑制房價當成目標。

政府面對房價問題時可以選擇幾種不同的目標,例如抑制房價,或者對漲價的所得課稅以降低窮人的不滿,或者幫助窮人購屋租屋,讓他們擁有起碼的住居水準。

目前政府態度好像是偏重第三種目標,而不是直接抑制房價。

政府一向就很重視經濟成長,但近來的景氣展望又不是很好,因此政府很可能不願真正抑制房市,很多政策當然只能說說而已。

政府或許以為,只要經濟快速成長,各種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馬總統競選時曾說,高房價的問題要靠提高人民所得、買得起房子解決。

然而,當不動產市場出現投機氣氛時,其價格上漲速度有時是以倍計,絕非一年只有百分之幾的經濟成長率所能追上。

因此,政府切勿再不切實際地以為不必關注房價,甚至以為只要經濟成長,就可解決不動產價格的問題。

今年國內經濟恢復成長,但失業率未大幅降低,工資也未能明顯提高,因而政府已不敢只等所得上升,而推出了直接協助低收入民眾購屋租屋的政策。

相對於馬總統提高所得的構想,現在的政策方向已比較務實。

然而,這些政策卻似急就章,其方法不見得可行,因而飽受批評。

針對市區高房價,政府先說要在離台北市甚遠的地方蓋平價住宅,但其可行性受到質疑,讓市區房價暴漲而要窮人住到很遠的地方,也被認為很不公平。

最近在野黨提出興建社會住宅出租給人民的主張,馬總統日前接見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代表時也說要推動社會住宅;但台北市長郝龍斌隔天接著說要在仁愛路帝寶豪宅隔壁興建出租住宅,卻立刻引來各界批評,顯示政府仍未瞭解問題就急著喊政見。

政府提供平價或社會住宅的目的,是讓所得和財富不高的人也有合宜而方便的住宅。平價住宅蓋到太遠的地方,使這些人負擔太高的通勤成本固然不恰當,但讓他們住到豪宅區也絕非必要。

與其在豪宅區蓋社會住宅提供給少數人民,不如把地賣掉,所得的資金將可幫助十倍以上人數的平民住到合宜而同樣方便的住宅。

以往國民住宅和新市鎮的政策出了很多問題而停辦,政府因為房價高漲就不經檢討又要建平價和社會住宅,恐怕將再犯很多相同的錯誤。

由此看來,幫窮人購屋租屋雖可努力,但實際上相當困難;讓窮人所得追上泡沫經濟的房價,則是做不到的口號。

因此,政府房價政策最根本目標仍應是避免房價不合理上漲,並可避免將來房價回跌將造成的金融波動和不景氣。

泡沫經濟最大的動力是人們預期價格上漲的心理所以政府不只應落實已講出來的金融和賦稅政策,對民間利用ECFA和其他政策來鼓動房價暴漲預期心理的廣告,政府也應隨時反駁,讓人民相信政府有平抑房價的決心。
【經濟日報╱社論】201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