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購屋遭詐騙 海外置產風險不可不防

華人購屋遭詐騙 海外置產風險不可不防

許多華人移民儲蓄多年後,都選擇購屋置產,但經常也聽聞新購屋者遭不肖建商詐騙的案件,一對溫姓華裔夫妻四年前在布碌崙班森賀,就因看見華人建商打出購屋減稅促銷方案,沒想到畢生積蓄投入置產後,建商卻遲遲未替其辦理減稅手續,令華人屋主四年下來多繳稅金近6萬元。

該對溫姓夫婦在日前前往華策會布碌崙分會進行免費法律諮詢,向律師黃真表示,兩人在2006年買下班森賀的一棟有九戶家庭的共有公寓(condo),「當時那個華人建商打著可以減稅15年的計畫,我們才買的」。

溫太太表示,當初看上該棟公寓也是心想建商是華人,「華人應該不會這樣欺負自己的同胞」,因此儘管律師勸自己再三考慮,指出建商名氣不大、社區無相關風評等原因,擔心兩人日後會面臨複雜問題,但溫姓夫婦仍選擇將畢生積蓄投入,「現在問題真的是多到處理不來」。

華人購屋遭詐騙

華裔建商打著減稅招牌吸引買氣,華人屋主若大意疏忽,容易掉落陷阱,圖為華裔屋主向黃真律師(中)諮詢權益。

溫太太表示當時公寓過戶後,建商委任的稅務公司曾一度表示要向兩人收費才願意辦理減稅計畫,但溫太太卻表明早已將一戶2000元,共約1萬8000元的減稅手續費交給建商,因此稅務公司應向建商收費,「之後這家公司又說不幫我們辦,又說已經辦了,要等一陣子,我們找人也找不到,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拖著」。

溫先生表示事隔三、四年後,實在未聽聞減稅下文,因此憑著當初成交過戶的資料向市財務局查詢進度,竟被告知根本從未辦理減稅,兩人只好再度向建商交涉,直到今年6月建商更換新的稅務公司後,才再度被告知減稅手續將重新辦理。

溫先生表示,根據當初的減稅計畫,原本一戶約2000元的稅金應可降低為一年400多元,一年應可省下約1萬4400元的稅金,如今卻遭建商與前稅務公司拖欠申請計畫,「這四、五年下來我們白繳了好多稅金,當初沒想到會這麼貴的」。

對於溫姓夫妻的投訴,黃真建議兩人應與新的稅務公司保持聯繫,並要求對方提供申請計畫的文件影本,以便日後進行追蹤。

此外,黃真也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務必要請律師確認所有購屋文件與申請福利文件,例如此建商打著減稅計畫促銷,但事實上在過戶文件裡卻寫著購屋人仍有風險無法獲得減稅計畫。

顯然當初建商並未真正獲得政府提供的減稅文件與許可,「近來布碌崙房屋糾紛多,或許因為新移民的增加,因此購屋、租屋案件也多,但華人對相關法律與權益的不熟悉,卻往往令華人不慎吃虧」。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陸客在美購屋遭坑

房屋買賣中存在諸多陷阱,有的騙案發生在老同學間,有的利用貪圖小便宜為誘餌。不少中國大陸業者最近看到美國房價低,想在美國購屋。上海居民郝女士2010年初委託賭城老同學金女士幫助購屋。郝女士分三次從上海匯款18萬美元作為頭款,收款人包括金女士、金女士女兒及金女士女兒的男友。

讓郝女士意外的是老同學也見利忘義。2010年3月初,郝女士被告知房子已經買下,但老同學稱,因為郝女士不在美居住,房主「暫時」是金女士名字。郝女士聽後很不舒服,於是向律師求助。

2009年下半年,也有一位大陸留學生委託「好朋友」金女士購屋。金女士告知留學生,政府為刺激經濟,為首次購屋者提供8000元的退稅(Tax Credit)。但有兩個條件,一是美國公民或綠卡,二是在過去八年中連續在美國居住五年。金女士以摯友身份勸說該留學生,可以借用其女兒男友的名字,在獲得該退稅後,再將屋主登記回留學生名下。

該留學生輕信金女士的話,在購房者的名字欄中加上金女士女兒男友的名字。結果,購屋後,金女士拒絕將其名字去掉。留學生大呼上當,聘請律師打官司,告金女士詐騙。

律師劉龍珠表示,現在不少大陸人委託美國當地親屬或朋友幫助置業。但要注意的是,購屋者雖然遠在大陸,但也要親自簽署買賣文書,防止出現糾紛或意外。劉龍珠認為,如果不放心,可以委託房產經紀或律師,審閱把關英文文書,保證房屋在自己名下。記者啟鉻洛杉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