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的量化寬鬆政策,讓台灣房市這幾年蓬勃發展,尤其是台北的房價,屢創新高!壓的不少購屋族喘不過氣,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就算2、30年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房子,市場上罵聲不斷,政府索性祭出「打房策略」。
奢侈稅只修不廢
憂奢侈稅新法上路 各地房屋賣壓湧現
永慶房仲網以2013年奢侈稅屆滿兩年當週(5/27~06/02)網路住宅出售物件量為基期,比較奢侈稅屆滿兩年後的前後三個月網路住宅出售物件量,共增加近3成,顯示隨國際經濟情勢不穩,加上奢侈稅新法即將上路,屋主售屋的意願,在近半年有不斷走高的趨勢。
奢侈稅打房見效?只見房價上漲!
房市迎接928檔期,資產普遍較雄厚的50歲以上或退休族為購屋主力族群;奢侈稅上路滿兩年,全台屋主售屋增3成,桃園縣、台南物件增加最多,雙北市拋售情況最為和緩。
奢侈稅打房 房地產反價揚量縮!
財政部預定10月中旬完成奢侈稅的修法,並傾向延長目前二年閉鎖期至三年,有學者建議,持有未滿三年出售不動產者,按交易價的7%課稅。
投資客炒預售屋 奢侈稅沒法管!
屆滿兩年後奢侈稅應何去何從?19日公聽會後財政部強調「只修不廢」,最快年底送立院審查,但對於預售屋炒作,政府仍未做回應;專家透露,預售屋買賣並非漏洞,政府對投機客早有應對,市場風聲鶴唳。
奢侈稅成效研究報告
財政部委外進行的「奢侈稅成效研究報告」指出,奢侈稅不僅應繼續實施,還應延長課稅的持有期間,並將有炒作疑慮的非都市土地納入課稅範圍。房產業者表示,不清楚學者所謂「奢侈稅讓房價少漲10%」是如何計算的,但房價漲跌是在總體經濟下,正常的市場機制,政府硬要出手干預不見得對房市有益。
實價登錄系統的真實性
有學者指出,預售屋炒作成為奢侈稅一大盲點,常有建商利用自銷不請代銷業者,以規避成交後的登錄,或與代銷業簽訂長約,等預售屋都賣完,房屋蓋好後才揭露,不僅降低預售屋在實價登錄系統的真實性,也留給投機客炒作空間。
預售屋並非不動產
高源不動產估價事務所陳碧源表示,預售屋並非不動產,僅是權利,因此國稅局無法比照一般房產課徵土增稅或房屋稅,然而,前年開始興盛的「紅單轉讓」其實早被官方盯上。
轉手賺進大把鈔票
他解釋,投機客通常要求建商或代銷業者以「銷貨退回」方式,更改契約買方姓名及交易金額,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就能轉手賺進大把鈔票,最近國稅局已開始嚴查業者,若遭查獲將重罰營利事業稅與財產交易所得稅,業者擔心受累,通常主動配合提供資料,於是短期投資客逐一現形,沒有一個逃得了稅。
國稅局就像在「養肥羊」
陳碧源說,國稅局就像在「養肥羊」,等待預售案完工交屋後才一網打盡,從移轉過程中逐一抓出投機客補稅,雖然期間房產增值不少,政府仍可透過此方式進帳可觀財源,以大臺北地區來說,初估炒房獲利平均至少會課40%的稅。

房產交易時課徵土地增值稅
另有立委建議「實價課稅」,事實上,臺灣現行制度已相差不遠;內政部每年都調漲的土地公告現值,就是房產交易時課徵土地增值稅的依據,政府預計2015年將現值調高為市價九成以上,以提高房屋持有成本。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指出,臺灣不動產稅賦偏低,如同「炒房天堂」,財團囤地、炒地,有錢人操作店面、預售屋,奢侈稅後已明顯去除短線投機客,不過,若延長實施年限,房仲業將首當其衝,屋主也會湧現一波逃命潮,房市將面臨陣痛期。
業者、立委與學者各說各話
由官方舉辦的公聽會上,業者、立委與學者各說各話、少有交集,最終並未達成共識,令民眾霧煞煞,財政部官員則語帶保留表示,會議內容將做為修法參考,只是,目前立院待審法案繁多,奢侈稅修法何時能有新進展,恐怕還有得等。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採訪報導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1136738838.html
影片來源:udn投資客炒預售屋 奢侈稅管不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