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房價飆漲,讓不動產課稅問題逐漸浮上檯面,而最新『發展』,就是這幾天在立院財委會持續發酵的「囤房稅」。根據31日報導,桃園縣立委孫大千已正式提出囤房特別稅之提案,未來此房屋囤房特別稅。
課囤房特別稅的標準
將會以家戶人數來當作是否被課囤房特別稅的標準;舉例來說,某家戶有四人,則該戶持有四戶(含)以下,就不必課這特別稅。
稅率客更高的持有稅
持有多屋者案累進稅率客更高的持有稅,這點相信多數人沒有異議;然而,上述的評定標準卻仍有爭議。
贈與節稅可視為囤房
囤房實屬個人而非家戶行為;再說白點,從房屋為民生消費財的角度,一個人持有兩棟以上,如果其中一棟不是營業用,那幾乎就等同於閒置,也就是營建署所謂的空屋。
採較嚴格的定義,無論這是短期套利或長期投資置產兼贈與節稅,都已可視為囤房;用家戶人頭當計算標準,似乎有漏洞。
中央地方互相踢皮球
不過以上還純屬提案,有關囤房稅,中央地方互踢皮球的狀況,才更令人啼笑皆非。日前報導指出,財政部長張盛和附和立委有關課徵囤房稅的建議,不過強調現行房屋稅為地方稅,因此宜採地方調整稅率方式為之。
相關單位執行有困難
對此,外界多認為為明年選舉考量,地方政府不配合的可能性很高;為此,張盛和表示將與主計處合作,以提供補助款為誘因。然而各地相關單位都認為執行上有困難,還可能形成一島多制的怪異情況,建議應中央統一修訂為宜。
教授會痛批是在作秀
如此互踢皮球,也難怪玄奘大學花敬群教授會痛批這是在作秀,根本沒有真的要推行實質稅改的決心,遑論行動。不過,花敬群批政府在作秀的主要理由。
其實不是中央地方互踢皮球、互卸責任,而是認為不動產課稅現制的問題不在稅率,而是稅基,囤房稅只談提高稅率,無異隔靴搔癢。
不過如按國內知名稅改學者曾巨威,在任執政黨不分區立委前所指,稅基偏廢只是制度謬誤的結果而已,真正必須改革的,是房地分離課稅。
贈與繼承屬資本利得
實務上並沒有房和地分開計價的買賣方式,不過持有稅為經常稅性質,稅基可由官方依需要訂定,因此目前的公告地價或房屋評定現值問題還不大。
但產權移轉如交易或贈與繼承,是屬於資本利得,本應按交易實價課徵;但由於硬是要把房和地切割開來,結果就是稅基偏離實價;
按曾巨威的說法,這形同『造假』。因此事實是,該檢討的不只是稅基,根本上應該是課稅方式。
解決改房地合一課稅
有關這點,稍早前財政部長林全也曾在某研討會上提出,而且他還明白表示,台灣不動產稅制的問題,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改為房地合一課稅。
過去官方都會用必須動到憲法的理由搪塞之,然憲法規定的是「土地增值要課稅」;台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系彭建文教授就認為,這並不代表就一定要把土地切割開來特別看待,以實價課交易及遺贈稅,同樣仍可達到「土地增值要課稅」的目標,關鍵只在要不要真正面對問題並改革之而已!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http://news.vrhouse.com.tw/index.asp?Mods=NNews&File=NInfo&Cno=09AD45C9-347E-487F-8C45-2B4E90681D2B&Sno=8594DFD8-3486-4CAD-9C28-745582F3FA1A&Nno=B90A22DA-BA6B-46EF-8140-6E14BE578FA0
調高房屋稅打囤房 立委提「特別稅」-民視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