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的上路對全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除了驗證政府打擊投資客,落實居住正義的決心外,未來大家獲得資訊相當,房價應該會漸趨合理化,視物件、地區不同,回到原本應有的價格,對實際交易價格的真實性,有更合理的參考價值,有助於解決房地產長期以來「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的價格面亂象。
指標建案拿來作文章
惟實價登錄實施一年以來,也出現了不少的亂象。其中之一就是,每次發佈的房價數字,媒體及業者特別喜歡抓具新聞點及指標的建案拿來作文章,於是常常出現,「房價膨風、成交打六折」、「差很大、黑心建商賺很大」….等新聞標題。
房子就會有議價空間
對於預售屋與新成屋而言,住展企研室認為,很多商品(包含建案與房子),本來就有所謂的議價空間,開價100萬元一坪,成交價如果為80萬元,我們稱該案的議價空間為20%,而不是硬要把建案說成是膨風二成等具「污名」化的用語。
是故,學者說的,房價要砍七折或八扣,當然不能一體適用。以台北市12個行政區而言,12區的議價空間都不一樣,不能說台北市的房價要統一從幾折殺起,這樣不但促使業者開價更亂,更是將實價登錄的原本精神澈底摧毀一般。
信賴與建案成敗與否
住展企研室的建議是,當前建案銷售好壞的關鍵,在於價格是否貼近行情。實價登錄實施以來,各工地的成交市況好壞與否,與建商的訂價脫離不了關係,是故建商如何使開價(或成交價)能更貼近市場的行情價格,成為消費者信賴與建案成敗與否的重要關鍵,不要成為真正的「污名」化。
http://tw.house.yahoo.com/news/摒除實價登錄污名-回歸市場行情-012951611.html
實價登錄實施滿一年 不動產交易呈「價縮緩漲」趨勢
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實施至今已屆滿1年,內政部今(17)日公布實價登錄實施後,這1年來國內不動產交易統計數字,以交易量最大的「六都」為例,除了桃園縣可能因為擁有升格等利多因素出現「量增價也增」,高雄市「量縮價也跌」,其餘則呈現「量縮價緩漲」的趨勢。
根據內政部統計,實價登錄實施後,全國的土地交易變化量減少了14%,其中又以台北市減少42.4%、新北市減少29.8%以及新竹縣減少21.9%為減幅最大的前3名;在建物交易方面,全國的交易變化量減少了19.8%,單一縣市「減少」最多的分別是台北市46.6%、新北市34.5%、以及金門縣的23.3%。
不動產呈量縮價緩漲
內政部政務次長蕭家淇進一步表示,不動產實價登錄後的這1年,以約佔了全國總交易量72%的「六都」來看,除了桃園縣比較特別,可能因為有升格直轄市以及發展航空城、捷運等利多因素,不僅交易件數不減反增,價格也上漲,高雄市「量縮價也跌」,其餘「四都」都是呈現「量縮價緩漲」的趨勢。
要讓交易價格透明化
蕭家淇特別澄清說,實施實價登錄並不是為了「打房」,而是要讓交易價格透明化,讓買賣房子的人能擁有相對較多的資訊,避免哄抬價格的情形;至於「實價登錄」恐將成為「實價課稅」的基礎,蕭家淇則說,實價登錄的資訊開放給一般民眾及相關機關查詢,相關機關如果要做其他的用途,內政部無法評論。
記者胡健森/台北報導 http://www.nownews.com/2013/10/17/301-2997032.htm#ixzz2i8Absdwq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