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布今年1月至3月的不動產廣告查核結果,銷售新成屋或欲售屋的代銷業者有近3成涉及廣告不實,以廣告外觀、設計、格局與事實不符及引人錯誤的廣告內容最為嚴重,民眾購買時,除搜集廣告物作為憑證外,購買前詳細對照建築藍曬圖,確保自身權益。
配置易與事實不符
奇怪,明明規劃停車場,怎麼廣告標示是健身房、撞球室及交誼廳,明明就是機電設施空間,卻標示為衛浴空間。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指出,仲介直營店不合格率為5%,仲介加盟店不合格率為4%,代銷業者不合格率為29%。
其中以廣告外觀、設計、格局配置與事實不符,以及涉及虛偽不實等兩項比較容易引起消費者誤解,常見建築執照平面圖的防空避難室兼停車場或機車停車空間,廣告示意圖卻是健身房、撞球室或交誼廳等,以及機電空間規劃為餐廳、臥室或衛浴空間。
而近期豪宅的開放空間更是鬧得沸沸揚揚,從台北市豪宅引爆,建商利用二工或擺放植栽的方式,將開放空間封閉,新北市新板特區的豪宅也有相同的情況,甚至出現建商將開放空間變成社區大廳。
去年10月樺福建設淡水小坪頂建案「環遊郡」,則遭到住戶指控,社區的SPA、超市、泳池、健身房等公共設施不堪使用,廣告不實;再之前則有瓏山林建設,涉嫌在住戶不知情的狀況下,將停車位的車道登記成公設,交屋後以蓋出來坪數有誤差為由,收取價差,被罰1500萬元,公設問題層出不窮。
認知不同對簿公堂
新北市政府法制局消保官則表示,在實務上,最常預見公設點交糾紛,管委會與建商對公設建材、設備等認知不同而產生糾紛,經常最後會要對簿公堂。
蘋果日報【連珠君╱台北報導】
買屋糾紛注意事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