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總統下達居住正義相關法案本會期通過之動員令後,上周五朝野政黨就「住宅法」進行第二次政黨協商。但令人憤慨的是,在行政部門推諉卸責與特定建商立委阻擋之下,一些攸關居住正義落實與否的關鍵條文竟遭到刪除。
不禁讓人懷疑,馬總統的宣示根本是「打假球」,只打算通過一部被閹割的「住宅法」來欺騙選票。
首先,於行政部門多次討論與協商過程中,民間團體主張社會住宅應優先照顧保障弱勢家庭,要求「住宅法」應明訂提供至少30%給該法所稱之「特殊情形或身分者」;然而,在內政部的堅持反對下被刪減為7%。
這是個極其不合理的數字,根據內政部自己的統計,在台灣至少200萬人、10%的人口屬「住宅法」所稱的特殊情形或身分者,若依照內政部所提的7%,那麼社會住宅中的弱勢家庭比率竟然低於全國住宅現況平均值,這將是獨步全球之荒謬創舉。試問,此種「力求刪減弱勢比率」的作法,就是當前政府所宣示的「居住正義」嗎?
其次,政府宣示要推動社會住宅,理應在「住宅法」的社會住宅專章建立制度基礎,讓社會住宅可有效推動與永續營運。然而,在執政黨主導的「住宅法」草案版本,擺明的邏輯是:第一,中央政府不想蓋也不想管社會住宅,責任都推給地方政府與民間。
第二,明知社會住宅興辦無利潤可圖,卻不支持在先進各國採行的第三部門模式,如荷蘭為住宅法人、日本為住宅公團、美國為住宅委員會、德國的社會企業,而是一味擁抱建商;第三,最為離譜的是,政府口口聲聲說不賣公有土地,但為滿足建商獲利渴望,假推動社會住宅之名以「合建分屋」大開出售公有土地給建商的偏門。
藍委強勢阻撓法案
以及,眾所皆知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化為健全房屋市場、讓房價回歸合理的基礎條件。在行政院版「住宅法」草案的第37、38條也做了對應之規範,要求政府應蒐集住宅市場的相關資訊並定期公布,且相較同樣是馬總統宣示本會期應通過的實價登錄三法在內容上溫和得多。
然耐人尋味的是,真實的協商過程卻是執政黨特定立委強勢阻撓反對行政院所提的條文,國民黨如此的「政黨民主」,算是令人開眼界。對身兼黨主席的馬總統來說,此現象究竟是他無能約束抑或是刻意縱容,社會自然會有公評!
眼看本會期立法院到12月14日便休會,在總統大選壓力與執政黨立院絕對多數的情況下,幾乎可預期馬總統所宣示攸關居住正義的「住宅法」及實價登錄三法,在行政部門刻意推諉與建商立委配合阻撓下,關鍵條文將被打折扣或刪除,最終以掛「居住正義」羊頭賣「欺騙選票」狗肉的結果來被通過。如果真是這樣,所謂的「馬英九改變國民黨」的說法,著實有待商榷!作者為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言人 蘋果日報
馬促修地政3法 會期卻只剩3天
今起三天為本屆立法院最後會期最後三天,立院加開院會處理重大待審法案,馬英九總統昨再度宣示推動「地政三法」決心,馬在出席國民黨團副書記長賴士葆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時指出,《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地政士法》修正草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等已在立院,「立院休會前一定要看到成績,讓消費者不要再受騙。」
賴士葆說,朝野對居住正義都有共識,國民黨會盡量協商讓法案通過。朝野今繼續協商,若無共識,明將表決。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批評,國民黨完全執政卻沒有完全負責,應該被嚴厲檢討。
綠:毫無誠意
民進黨團幹事長蔡煌瑯質疑國民黨選情吃緊,才急著在會期最後抱佛腳;住宅正義已宣示很久,國民黨在立院有四分之三絕對優勢,卻在最後才要通過法案,毫無誠意。 記者蘇聖怡、陳郁仁、唐鎮宇
居住正義相關法案 攸關全民 大家一起來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