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殼真難?實戰經驗Sway教人買好房,理財達人系列報導(10)奢侈稅6月上路,從不教人怎麼投資的智邦不動產版主Sway認為,「房子應該拿來住,而不是當商品投資」,他選擇以自己15年來的相關經驗,教人們如何買房不受騙。
從大學不動產相關科系畢業後,Sway在代銷公司、建設公司、地產仲介公司打滾了8年。Sway用「幸好」來形容自己的境遇:幸好待的都是小公司,人手不多,從蓋房子到賣房子、從工地監工到畫設計圖,每個環節他事必躬親。
回想起來,這樣的職場生活確實不容易。每天從早上9時到晚上11、12時,騎著50cc摩托車在大台北地區、甚至到桃園來回奔波。在職場裡,Sway不畫地自限,近乎「貪婪」地不停學習。就算累得騎摩托車時有時要停在路邊瞇一下,他還是覺得那些都是「必要的過程、應該做的事」。
近十年網路熱潮掀起,Sway搭上浪頭,和朋友一起創立討論社群「智邦不動產」,他不怕得罪人,用直接了當、甚至稱得上刻薄的文字,道出許多不動產界內幕,分享各種看房、買房訣竅,成為網友信賴的「S大」。
因緣際會從不動產業轉到媒體工作後,Sway抱著「為社會做些什麼」的心情,持續用一篇篇報導、用他在社群網站上一篇篇文章,揭開不動產業的黑紗。即使被告、被撂狠話,他都不為所動。
「投資房地產有道德上的問題」,Sway認為買房半年一轉手就賺新台幣500萬元、1000萬元是牟取暴利,但賺錢不是人生唯一目的,而房子是用來居住生活,不該被當成商品炒作。即使深諳建商、投資客的運作模式,他從不教別人怎麼投資,自己也老老實實把賺到的每一分錢放定存。
2年前,Sway在台北置產,他認為買房的第1步驟是設定預算,了解自己手上能有多少錢、貸得到多少錢,再考慮要買什麼樣的房子,「試規劃未來5年的人生」,考慮自己未來5年間,是否有可能結婚,婚後要不要生小孩,來決定購屋的格局。
「到底要買在什麼地段?」是Sway在網路上最常被網友詢問的問題,他強調,不要有「捷運宅」、「高鐵生活圈」或「機場宅」的迷思,一切都要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工作地點為出發點考量。
在決定買房後的1年間,Sway每1分錢都精打細算,少開車、少買3C產品、不看第四台、不出國旅遊、減少外食。省下的每一筆小錢都會累積成一個數目,他警告,「反正沒差多少」的心態在存錢時最要不得。
這些節省對Sway來說並不是犧牲,他認為,既然將買房列為目標,朝目標前進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應該的事。目標達成後的Sway也絕不小器,主張「錢不是拿來投資,而是拿來過生活」的他,在工作之餘的旅遊、文藝活動一項也沒少。
Sway一開始也沒想到要成為網路上的「不動產達人」,只是將自己所知與人分享,期盼藉自己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分享自己的不動產常識。除了新聞媒體的工作,Sway也在「尋找下一個影響社會的方式」,讓更多人掏出畢生積蓄,能買到不冤枉、不後悔的房子。
(中央社記者曾盈瑜台北3日電)
房仲業建議/買屋要有分區分價概念
奢侈稅議題至今,有些地區房價不跌反升,專家建議,奢侈稅上路後,想買屋要有「分區」、「分價」概念,買方應先依經濟能力設定購買目標,且精華區、郊區的購買思維大不同。精華區釋出量體會更少、難殺價,適合換屋族或投資置產;而郊區房價相對低廉,若有「免繳奢侈稅屋」就可推算屋主當時持有成本,大膽議價,這類產品較適合首購族群。
臉書《Sway房市觀測站》負責人Sway說,若民眾急著購屋,剛好又遇到房仲業者口中:「沒有奢侈稅問題的物件」,代表持有時間超過二年,可查詢《住展》網站所提供近三年預售屋平均行情,或洽房仲業網站、早期媒體報導,推算持有人購買成本,當作殺價依據。
至於購屋地點,建議自住客應回歸生活需求,不要任意搶進推案熱區,也不要迷信時間換空間理論。而殺價比例多寡,除推算持有成本外,房仲業者認為:「七到八折開始砍,還算合理。」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推估,總統大選前,房市多維持平盤,下半年不會有如去年第四季的激情演出,今年第三季價量將在平盤整理。
而最近銀行業搶攻首購族房貸市場,加上青年優惠貸款,王應傑建議,首購族不要放棄賣屋念頭,先選擇次一等區域或產品,買房「當存錢」。因為有自住需求,漲跌都不會輕易出售,不要一開始就要求沿著捷運買屋或入住精華區,「老二哲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記者簡明葳/台北報導〕
購屋買屋必看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