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抑制養地炒作,財政部1月才宣佈復徵空地稅,沒想到立即被台北市政府倒打一鈀,因為北市府率先公告台北市不徵空地稅,理由是奢侈稅已經達到抑制效果,消息一傳出,民眾相當不滿,認為政府只敢拿小市民開刀,卻不敢對財團課空地稅。
一整片綠色雜草長得比人高,外頭的圍牆,也都生鏽,台北市 這塊空置多年的土地,一直沒開發,向來被視為課徵空地稅的頭號目標,想不到,原本鐵了心的政策,現在出現中央地方不同調狀況。
發出公告,宣布不課徵空地稅,更別說要實施照價收買的政策,這個舉動,也讓外界質疑難道是帶頭反打房。原本課徵空地稅信義聯勤這塊2300坪空地,每年得付2000萬的稅負,現在北市府宣布不課徵,讓財團不必繳稅,民眾罵翻了。
越說越激動,顯然很不滿,畢竟,奢侈稅祭出一般民眾都得受到10%-15%的交易稅牽制,現在大財團養地等增值,卻不用付出代價,也難怪民眾質疑,政府打房真的只敢打小老百姓,對於財團政策會轉彎。 民視 2011-03-22
郝反覆:北市不課空地稅 認奢侈稅己令房市降溫 學者批「草率決定」
打房雖是民間共識,但中央地方政府不同調!台北市府前日發文表示,因為中央的奢侈稅已達房市降溫效果,因此決議不課徵空地稅、或照價收買。
學界痛批,奢侈稅是針對短期炒房的民眾,管不到囤地的建商,根本不能混為一談,高房價的元兇之一就是建商囤地,顯見北市府未有整頓房市的決心。
根據住商不動產統計,今年1、2月北市成屋價達每坪50.5萬元,2月底雖有奢侈稅效應,3月房價僅小跌至每坪50.4萬元,並無明顯降溫。換算1間北市30坪中古屋,每戶總價逾1500萬元,若除以行政院公布的2009年家戶年所得平均107.4萬元,等於受薪階級在北市購屋30坪中古屋,要耗費近14年家庭年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五都首長選舉前,為敉平高房價民怨,台北市長郝龍斌曾提出社會住宅、豪宅稅等政策。
1月曾贊成課稅
今年1月郝龍斌也表態贊成台北市應課徵空地稅、照價收買;但前日卻發文表示,目前房價飆漲是因市場資金氾濫、人為投機炒作,中央已研議開徵奢侈稅,已達抑制炒作風氣效果,因此決議不課徵空地稅,或實行照價收買,顯得態度反覆。
學者認為,北市因已無選舉壓力,故無心處理高房價問題。
應公開空地存量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說:「北市府應公開向外界說明,目前北市空地存量及開發狀況,若因情況不嚴重,而選擇暫緩開徵空地稅、照價收買才有脈絡可循。草率決定推說因為中央欲課徵奢侈稅,所以不落井下石,根本是中央、地方不同調。」
北市府地政處主任祕書易立民說,將視奢侈稅實行對房市影響再做議,空地稅是暫緩,不代表永不實施。
「到底效果在哪」
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助理教授楊宗憲批評:「奢侈稅是針對短期炒房的人,課不到建商,等於建商養地也沒關係,拿奢侈稅當擋箭牌,混淆視聽。」
北市不課空地稅的消息也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網友gn01968744大罵:「原來中央要打房、還得問問地方政府配不配合,看樣子各縣市首長並不樂見自己的轄區房價跌,央行、財政部一直說奢侈稅已經達到效果了,到底效果在哪?」
玄奘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花敬群指出,1月行政院宣布各地方政府可復徵空地稅、照價收買,郝龍斌雖表支持,只是警示投資客。 蘋果日報【柯玥寧╱台北報導】2011年 03月24日
公告空地稅今起復徵,徵收與否看地方 空地稅恐怕又是一發空包彈
「空地稅」抑制養地,五都復徵空地稅看法,北市樂觀其成 新北市評估
「空地稅」開徵/桃縣:不考慮 高市:定義待評估,各縣市意願低
停車場地價稅率優惠 年底限縮/地方依個案認定地價稅1%增至5.5%
空地稅 課徵2至5倍地價稅╱北市最有條件 中市憂市場失衡 高市暫不課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