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寶旁邊蓋2千戶出租住宅,就是社會公平嗎?

帝寶旁邊蓋2千戶出租住宅,就是社會公平嗎?

面對台北地區房價高漲的民怨,政府似乎是失了準頭,學者痛批、民眾怒吼不間斷,政府拿不出完整的住宅政策,再怎麼改革似乎都有不滿的聲音,順了姑情逆嫂意,陷入左右兩難的困境。

在昨日馬總統接見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之後,郝市長隱約透露,有意案這學者的建議,將眾所矚目的仁愛路空軍總部用地,拿來興建2千戶社會住宅

僅供出租使用,這樣不但沒有出售精華區土地引導地價上漲的罵名,反而還可以撈到一個維持社會公平的美名。

難道,順了學者心意的使用,就是公平使用嗎?

不知道郝市長有無精準算過,政府還要興建多少的社會住宅,才能達到5%的目標?

初步估算大約要有5萬戶,木前大約還短少4.5萬戶,所以,如果把仁愛路空總拿出來蓋2000戶,還有4.3萬戶的目標要努力,相較之下,這2000戶的意義是什麼?只因為他在仁愛路帝寶的旁邊吧!政府這樣的決策,感覺有點像在”嘔氣”。

其實如果把空總的土地賣掉,這筆錢也許可以蓋個2萬戶,在北市近郊,這樣應該比較快可以達到5萬戶的目標。

「量」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2千戶之於5萬戶,不過是4%,政府究竟是真的想解決年輕人居住的問題,而是想要讓學者不再繼續撻伐,動機是不一樣的。

更何況,這2千戶位在精華區,屆時勢必造成搶租,搶租的結果,可能又會出現類似當年大直大彎段基河國宅”權利金”的問題,衍生更多的社會不公,為了解決一個問題,結果產生更多的問題;本來想要公平,後來卻製造更多不公平,相信這些都是政府所不願見的。

社會住宅、出租住宅,都是住宅政策中的方案,勢在必行無可厚非關鍵在於要蓋在哪裡?

才能真正紓緩出租住宅不足。中央或台北市政府不如先去盤點閒置資產,看有哪些公有地,目前是低度使用或是沒有使用,可以將土地釋放出來興建出租住宅,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不一定要挑在仁愛路上吧。

如果位在台北市,基本上應該沒有交通不便的困擾,只要能盤點出閒置地度使用的土地,應該都是適合的點。

如果空總土地只給那2000人用,也是剝奪其他人的使用權利,我也要來吶喊不公平,為何不做一個開放空間、供公眾作為文創產業的使用,讓一般民眾都可以享用得到,這樣不也是很好嗎?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