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者適其屋」取代「住者擁其屋」

「住者適其屋」取代「住者擁其屋」

自去年底高房價成為民怨首位後,政府確實開始積極動作;而北市主動推出只租不賣的公有住宅、推出公益地上權標案,及中央打算在機場捷運A7站興建合宜住宅,又是其中較成形可見的政策。

不過,顯然這仍是緩不濟急;一年餘來,大台北房價仍持續飆漲,桃竹一線區域情況也類似,愈來愈多人望房價興嘆,『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也應運而生。

他們稍早提出,國內社會住宅比例不到百分之一,與先進國家相比差距甚遠,昨天則與馬英九會面,再度強調上述訴求,呼籲政府應盡快推動社會住宅政策。

然而同一天營建署發布有關的消息,卻頗值得玩味。按照營建署資料,不但全國平均住宅供給率(住宅存量/總家戶數)出現89年以來首次低於100%,而且北中南東四區都相同;另外,住宅自有率更接近89%。

檢視上述數據,代表台灣住宅市場還供給不足,平均近九成家戶擁有自宅,也等於沒有推動社會住宅的急迫性。

有關供不應求部份,營建署有『自圓其說』的解釋,表示包含戶籍內人口數減少,因就學、就業等因素,現不居住在籍地等現象,都是數據呈現供給不足『假象』的原因,並非真正住宅供給短缺。

至於住宅自有率,營建署則是取自主計處的家戶收支調查。就主計處的調查報告內文,所謂的住宅自有率,就是『擁有自有住宅家庭占全體家庭數』之比例。

因此,87.9%看來確實驚人。不過積極提倡社會住宅政策的國內知名資深地政學者華昌宜則一直認為,此數據定義有問題,因此結果遭扭曲;真相應是,七成家戶擁有這88%的房產,其他三成仍須面臨居住難題。

需提出注意的是,主計處的家戶收支調查是抽樣而非普查;以95年後修正的調查方法來看,主計處是抽選13,776戶樣本所做的推估。按社會調查學理,只要抽樣方法合乎隨機原則,調查結果推及母群,並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長年來政府的統計調查,品質確實為人詬病,貧富差距就是一例。況且家庭收支調查鉅細靡遺,用一般抽樣調查,也有失真的疑慮。當然,營建署自己提到,家戶結構改變及在籍人口居住他地等現象,也須考慮進來。

到底主計處的版本可信,還是華教授說法才真反映事實?

重點其實是,對庶民而言,台北居不僅大不易,更是項不可能任務,但大多數人基於工作等因素,仍必須想辦法躋身進來,況且台灣城鄉發展確實存在嚴重落差。這時候,政府不能只看數據辦事,應更貼近庶民需求,盡力提供協助。

因此面對住宅自有率數字的迷思,或許可以參考台北大學不動產暨城鄉發展學系彭建文教授的相關論文。

該論文結論是這麼說的:住宅自有率提升,如果是基於擁屋成本降低或所得提升,則自有率愈高,對整體社經環境愈好;如是因為期待增值或因租屋成本增加,則反而不見得是好事。

顯然地,近年住宅自有率持續提高,原因確實不是擁屋成本降低或所得提升,而是期待房產增值或其他非民生基本面的理由。

政府過去基於「住者有其屋」或「住者擁其屋」之思考,放任房地產市場自由運作,結果造成價量易被炒作,各項數據失真。

因此,根據各人經濟能力等條件之不同,有能力者鼓勵進入市場經濟,弱勢階級所需,則提供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亦即「住者適其屋」,是更適宜的新思考及方向。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