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高房價的另一隻手╱打房要明確、房產稅制改革著手

整治高房價的另一隻手╱打房要明確、房產稅制改革著手

內政部上周公布「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台灣六大都會區上半年新購置住宅的平均房價所得比提高為7.69倍,台北市更創下10.87倍的歷史新高,高房價已使民眾購屋的負擔愈來愈重、痛苦程度愈來愈大。

因應此一情勢,中央銀行已以二度升息表態;但房價居高不墜,低利率非唯一成因,目前問題重重的房產稅制,更是縱容炒作的關鍵只要課徵房產稅的稅基偏離市價的現象不變,台灣就會一直是投機客的天堂。

要整治高房價,利率若是左手,稅制就是右手,貨幣政策已經備戰,房產稅制更要急起直追。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早在2009年即警告,大量熱錢正湧進東南亞,亞洲有可能出現房地產泡沫。之後,南韓、新加坡、澳洲、香港與中國等地政府,先後以緊縮金融機構的貸款成數、調高交易稅等方式,抑制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過熱」。

例如,曾經歷過房地產泡沫爆破危機的香港政府,今年7月宣布將港幣2,000萬元(約新台幣8,000萬元)以上的豪宅印花稅,上調0.5個百分點至4.25%。香港特區政府明白表示,這是在低息環境下遏止樓市泡沫的措施之一;中國大陸則在9月宣布,將對部分城市開徵住房稅。

相較於亞洲國家高調採取金融、稅制雙管齊下的降溫政策高房價早成民怨之首的台灣,卻顯得麻木與遲鈍。

央行雖啟動升息,但因擔心下手過重而顯得戒慎警懼;財政部的房產稅制改革則是三分鐘熱度,一度炒得沸沸揚揚的豪宅稅已無下文,新政策動向亦不明,顯示政府的整體房市政策仍在觀望中,尚無意對加溫中的房市採積極性作為。

政府的溫吞,對照前三季全台不動產交易總額近1,900億元的歷史新高熱況,以及房價所得比節節上升的民間焦慮感,已呈現出極大的反差。

政府不能再忽視這樣的反差,其不只造成金融體系的風險集聚,也終將波及社會的穩定。

因此,除了貨幣政策及住宅金融監理的調控,政府必須推動房產稅制改革,特別是偏頗的稅基。

用幾個數據來看政府荒謬的房地課稅政策。

汽車、房屋與土地都是人民的財產,今年全台610萬輛車繳納了513億元的牌照稅;920萬棟房屋一年貢獻給國庫的房屋稅款是566億元。

就稅收總額觀察,量大、價高的房屋,全年繳稅的總額水準竟與汽車相當。

換算平均稅額,在台擁有一輛車,平均要繳8,409元牌照稅;換成一棟房屋,則只要繳交6,152元的房屋稅。

再舉一例,名列2010年亞洲十大豪宅之一的帝寶,每戶市 價超過2億元,一年房屋稅只有15萬元,相當於一台7,801cc的房車。

一棟房屋或一筆土地該繳的稅比一台車還少,癥結就在政府靠公告現值、公告地價與房屋現值「三價」,架構起課徵不動產持有與移轉稅負的稅基,卻沒有一價能夠合理反映市況,使得實繳房產稅負遠低於應納稅負。

除此之外,買賣土地不繳所得稅,只在交易時依一年調整一次的土地公告現值繳納增值稅。

在房地產交易熱絡時期,選在二個公告日間進行交易,就算賺進金山、銀山,也不用繳一塊錢的土地資本利得稅。

炒房、炒地的稅賦成本如此之低,炒作之風自然橫行,整治高房價更如天方夜譚了。

台灣房產稅制問題是多年病灶,早已扭曲不成形,但政府視而不見。

升息不應是抑制房市過熱的唯一主力,央行總裁彭淮南也忍不住點出各國降溫房市會搭配稅制措施,直指健全房市有賴各部會合作。

現在,央行伸出短期導正市場秩序的左手,望屋興嘆的民眾都在看,能讓長期房價回到正常水準的稅制,什麼時候才要出手。
【經濟日報╱社論】2010.10.10

———————————————————————–

無殼蝸牛代表人物李幸長痛批,這幾年財團囤積土地,靠著房地產發財的比比皆是,「若不能按照實價課徵房屋交易稅與增值稅,房地產只會讓財富繼續惡性重分配。」但去年行政院長吳敦義已否定改革稅制,理由竟是不以大棒打房。

主計處日前公布2009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若以5分位計算,貧富差距比例6.34已是歷史次高,若以20分位計算,最富與最窮更高達66倍,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將成立專案小組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對此,網友瑪勒戈壁批評政府幫富人與企業大幅減稅、幫囤積土地炒高房價的人政策開道,土地跟房屋變成財富移轉給富人的魔術機器,「還假惺惺要怎樣的小組來討論貧富差距?少裝了!」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高房價絕對是擴大貧富差距的推手,「有能力買屋的原本就經濟狀況較佳,當房價急遽上漲,有屋者身價跟著暴增,與無殼蝸牛差距自然拉得更大。」

打房要明確 稅改著手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昨天表示,政府應更積極透過稅制改革抑制房價,方式可以漸進,但態度要明確。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昨天上午公布,第二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為十四分。張金鶚出席建研所記者會時指出,這是自九十三年第一季也出現十四分以來新高,但目前還無法判定今年第二季房市景氣是否已達顛峰。

他說,目前經濟景氣日益趨緩,房市交易量也開始減少,若以量先價行觀念來看,未來房價下跌機率很高;至於速度會多快,須視資金動能和投機客扮演的角色而定。

張金鶚說,央行打房政策已對房市構成壓力,但效果有限,只能說是相對溫和。他認為,打房光靠央行並不夠,政府應更積極從改革稅制著手,「方法可以漸進,但態度要清楚」。

目前房市交易量已下滑,不過是否為投機客退出市場所致,張金鶚認為,還要「審慎評估」;不過可以預期,投機客態度將轉趨謹慎。

他說,央行六月升息,並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顯示央行對房價態度「言行一致」;不過央行打房,今年下半年只能看到溫和效果,須等到明年上半年或下半年,房市才會明顯反映。

張金鶚認為,明年房價應會下跌,因為五都選舉結束,政治趨於穩定;房價高漲到一定程度後,將回歸基本面,屆時量先價行,價量都下滑。

針對央行可能限縮土地建築融資,張金鶚認為,這是政府讓房價合理化應採取的措施,央行不但應積極推行,還應減少投機客的房貸成數,遏阻房市短進短出歪風。

有人認為限縮土建融資會造成房價崩盤,張金鶚認為根本是「危言聳聽」,因為房價下修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台灣新生報 :20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