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4號道 波形鋼腹板橋 世界最長/四號道聯絡道大幅縮減居民抗爭

台中4號道 波形鋼腹板橋 世界最長/四號道聯絡道大幅縮減居民抗爭

台灣營建工程建設,又有一項可以列入世界記錄了!國工局昨(七)日表示台中生活圈四號線,採用新「波形鋼腹板橋」技術,橫跨大里溪兩岸最大跨徑橋梁,預計在今年十月時閉合完成。

這是台灣橋梁建設的里程碑,也是世界記錄,跨徑達到一百四十五公尺的波形鋼腹板橋,也是國內首次採用,整個跨徑最大長度,比起原本為世界記錄第一的日本下田橋(一四○公尺)與第二長鍋田橋(一二五公尺),同樣施工方法的橋梁,還要長上五至十五公尺。

國工局總工程司呂介斌表示,採用此種施工方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橋墩影響河道水流,有效的提高防洪安全,整座橋僅有兩橋墩落墩於大里溪中,完工之後,將會有雙向合計六線道供車輛通行。

國工局第二區工程處台中工務所主任蘇英豪表示,此橋總重比傳統同距離同寬的混凝土橋,還要輕十五%。由於台灣處於地震帶,常有地震活動,是十分適合的工法,至於日本因也屬於多地震國家,因此目前有一百零九座橋梁採此工法施工。

蘇英豪說,此工法的優點就是橋體重量輕,相對對於抗震能力也就比傳統混凝土有所提昇,而橋體輕,相對的橋墩跨徑就大,對每逢大雨河水就高漲的台灣河川而言,更有降低水流阻礙的影響。

此技術在台灣是第一次使用,整體而言,雖在材料費花費上較低,不過建設技術費用比較昂貴。蘇英豪表示,約比傳統工法貴上約五%。據本報了解,此座跨大里溪的橋梁,建設費用約為四至五億元。蘇英豪強調,未來台灣其他橋梁沿用此技術後,技術工程款部分會因為這次的經驗而下降。

呂介斌說,台中生活圈四號線完工之後,功能將類似於台北建國高架橋,成為通勤族主要使用的道路。同時,此道路將提供台中都會區東側及遊憩發展廊南北向運輸幹道,能夠有效改善道路容量不足的現況。

總經費為三百一十七億的台中生活圈二、四號線及大里聯絡道工程,工程範圍全長約為三十七公里,包括台中生活圈二號線東段、四號線北段以及平面延伸至大里聯絡到路段。據了解,跨大里溪橋梁將今年十月閉合,一○○年底,松竹以南路段可以完成,一○一年六月橋梁完工,整條路線將於民國一○一年底前全線通車。
台灣新生報 【記者張聖奕/台北報導】 2010/09/08

———————————————————-

跨距145公尺 世界最長波形鋼腹板橋台中現身

國道興建工程局今天表示:為了解決國內溪流對橋樑的破壞日趨嚴重的問題,由國工局承辦的「台中生活圈四號線」快速道路,引進可以大幅減輕重量、減少橋墩數量、並具備耐震特性的「波形鋼腹板橋」施工技術,在跨越「大里溪」路段,連續三座橋面跨距長達145公尺,創下「同類型」橋樑的最大跨徑紀錄,打破日本「岐阜縣」「下田橋」所締造的136.5公尺的舊紀錄。

台東都會區東側的台中生活圈四號道路由國工局負責興建,對於引進新的施工技術扮演領頭羊角色的國工局,為了因應跨越河川的需要,減少以往因為橋樑跨徑小,墩柱多,遭到河川沖刷導致橋樑受損的現象反覆出現,

針對跨越大里溪路段,首度引進「波形鋼腹板橋」的新工法,大量減少橋體重量,維持強度,並進而減少跨越河川的落墩處量以及橋墩柱的體積。並一舉創下連續三個橋面板長度都達到145公尺的「長跨徑」,打破使用相同工法,日本岐阜縣下田橋所創下:跨徑136.5公尺的舊紀錄。至於排名第三也在日本。

國工局表示:所謂的波形鋼腹板橋,是將原本作為支撐橋面板,位於橋面下方兩側,約一公尺厚度的混凝土側邊「腹板」,改為使用兩片各約兩公分厚度的波形鋼板作為替代,維持原有的支撐強度,大幅減輕橋體重量約10%~15%,連帶也讓橋墩的體積減少,跨越河床所需的橋墩的數量也大為減少,降低被河水沖刷,特別是汛期產生的破壞。

國工局指出,這一類的橋樑最早在三十年前由法國人研發,但僅興建三座之後,就因為不符合成本效益而停止使用。但鄰近台灣的日本,因為地震頻繁,橋樑必須符合高強度,低重量,跨徑大等要求,波形鋼腹板就成為重要的選擇,總計已經有多達109座。

台灣與日本的環境類似,因此首度引進這項工法。雖然造價比傳統的「全混凝土」造價多了約5%,但效益相當明顯,也可以大量減少混凝土用量。目前台中四號線共有兩個路段使用這項技術。預定100年底,可以完成松竹路以南的路段。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彭群弼】 2010-09-07

————————————————————-

生活圈四號道聯絡道大幅縮減居民反對繼續施工展開抗爭

正興建的台中生活圈四號道路及國道大里聯絡道工程,造成大里市元堤路原本三公尺寬的人行步道,縮減成最窄的地方只剩下五十四公分,不符一百五十公分的法規標準,近百居民7日前往抗爭。縣府工務處長丁文進說,將請國工局拓大到一百五十四公分,但居民仍反對施工。

交通部以三百多億元興建台中生活圈四號道路及國道大里聯絡道工程,由於在大元國小後方的元堤路設置有上下匝道,造成元堤路整排的透天厝前面原本有約三公尺的人行步道,但在施工後,卻變成最窄處只剩下五十四公分,引起附近居民的強烈不滿,7日阻撓施工,包括縣議員張滄沂、大元里長林乾正也前往關心。

縣議員張滄沂表示,該上下匝道原本設計位於內新橋上游的四十尺寬元堤路上,但疑有黑箱作業,變更位置在大元國小後方設置匝道,路寬變成只有二十八公尺,在北上車道取消機車道、人行步道的情形下,南下的平面車道只剩下一個汽機車共用的車道。

張滄沂指出,原有三公尺的人行步道,最窄處只剩下五十四公分,連輪椅的寬度都不足,至於汽機車共用的車道,未來一輛垃圾車即會阻塞住整個車道,後面的車輛勢必大排長龍,加上底下有排水溝,路面並不平整,未來交通狀況將險象環生。

附近居民並表示,依規定人行步道的寬度為一百五十公分,但該處的人行步道只剩五十四公分,有違法令規定,他們將抗爭到底。

國工局中區工程處副處長黃裔炎表示,元堤路都市計畫雖為四十公尺路寬,但因約有十二公尺位於河川治理線內,因此只剩下二十八公尺,至於人行道部分,法令放寬限制,如果因地形問題,答應人行道增加到154公分。
今日新聞 記者林重榮/中縣報導 201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