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更新好好看?小市民住不起

都市更新好好看?小市民住不起

「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前置作業如火如荼展開,相應的都市改造計畫──「台北好好看」也在台北城的不同角落進行著。台北市將花博視為都市再生的契機,但是,花博過後,台北能留下什麼?

遠見雜誌23日主辦「遠見城市論壇──都心再造,全球啟動」座談會,邀請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丁育群、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圓山飯店總經理蔣祖雄、嘉新水泥副董事長張安平等中山區的「在地」居民,以台北市中山區為軸心,討論「都心再造」的可能性。

位於中山區的中山北路,日據時期是總督府通往圓山「台灣神社」的直通道路,是潘思亮眼中的「龍脈」,中山北路上充斥日據時期遺留的娛樂和文化。隨著統治者改變,台灣神社改為圓山大飯店,負責接待各國貴賓,中山北路上還有美國大使館(現台北光點)以及為數眾多的美式酒吧。

把城市歷史留下來

目前中山區有兩個「都市更新示範點」,而中山北路因為它承載的文化和歷史,加上今年因花博而成為都市再造熱點,儼然是企業與建商眼中最具有潛力的地段。

張安平表示,中山北路以往是一個充滿休閒與文化的地區,未來更新後,能夠讓來到這裡的人感受它的歷史、享受它提供的休閒空間。

雖然中山區因為它的內涵而具有潛力,但是究竟該往哪些方向更新?趙藤雄指出,過去都市更新沒有整體規劃,產權擁有者各自進行,缺乏一致性。

他建議都市發展局將整個區域定調,再建立不同區段的特色,一旦政府率先動起來,民間看到願景和未來,也會加入。

張安平強調,中國近年來快速進行都市更新,但是做得很膚淺。

「我們要思考,3百年後我們要台北城留下什麼?」他認為台北市的更新,應該結合台灣的歷史特色,在進步中留下獨特的個性。

對於這些建議,丁育群表示,這一波都更主要針對住宅區,至於大型商業區的更新,由於台灣土地產權分割,因此程序上比較慢,他也承諾政府機會積極配合。

但這種以「品牌」行銷城市,強調城市競爭力的思維,也引發不少質疑,華盛頓大學博士候選人、《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作者廖桂賢指出,城市競爭的思維是從全球化的概念衍生,全球化基本上是一種經濟思考的概念,由此產生的城市想像,也是一種建構在「經濟為主」的思考方式上。

當經濟面向不斷被放大後,其它面向也就逐漸消失,雖然規劃者也想到應該將人文、歷史等元素納入,但是這些納入是為了「觀光產業」服務,讓更多的人前往、消費。

3百年後的台北將剩下什麼?花博短暫的美麗、以經濟思考的都市更新,是否將住不起、留不下的人跟物都趕出去了?

向錢看 排除多元性

現代性的都市再看似多元的表象下,其實趨於一致,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黃宗慧指出,城市越來越強調它的功能性,要求安全、一致和便利,「尤其是方便消費!」他批評這樣的城市並不適合居住,事實上,它也將住不起的人排除出去。

當整個城市不斷強調更新、美化,以「台北好好看」之名改建舊社區、釋放綠地,以及加速都市更新的同時,廖桂賢質問:「為什麼是台北好好『看』,而不是台北好好『住』?」當台北以觀光思維去思考更新時,它的可居性也跟著降低,讓原本多元的居住者排除,僅剩下住得起的市民。
台灣立報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2010/08/24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