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買不起房屋 這種訊息是事實嗎?

中產階級買不起房屋 這種訊息是事實嗎?

媒體常報導,台灣的中產階級已愈來愈少,中產階級已經愈來愈買不起房屋,這種訊息是事實嗎?

以下四點應能協助大家瞭解真相:

買不起房屋一:中產階級不是世襲的政治性「階級」

您是不是「中產階級」?有一對高學歷夫妻,二人年所得超過三百萬元,他們常向人抱怨說,我們這樣高所得的人,當然是屬於中產階級,但連我們也買不起好的房屋,所以目前的房價當然已是高的不合理。

這話聽起來十分合理,但這對夫妻真的是「中產階級」嗎?

雖然「中產階級」是許多人常掛在口邊的名詞,但什麼是「中產階級」的定義?這卻是模糊的,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所謂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只是一種抽象概念,是泛指社會階層中,位在高層與低層中間的人。因為不是一種政治性的「階級」,所以中國社科院將其翻譯為「中產階層」。

不論定義為何?其實指出一個重點,就是,中產階級並不是一種政治性的「階級」!所謂「階級」通常可分為二種:一種是政治性階級,另一種是經濟性階級。

就政治性階級而言,是指一出生,就已被賦予的社會地位,例如排灣族就把全部落的人分為貴族、世族與平民三個階級,各有其特權及地位,政治性階級一經定位是不容易改變的。

又如元代,也將人民依其種族分為四個政治性階級|蒙古、色目、漢人、南人,也各有其不同的待遇,但後來因經濟條件改變,所以人民才開始有依經濟性階級分為上層階級(貴族、官僚、僧侶、地主、富商),下層階級(奴隸、佃戶),而在二層之間的稱為中產階級!

因此,中產階級顯然不是政治性階級,但即使是經濟性階級,世界各國也無一定之定義,依世界銀行對開發中國家「中產階級」的最新定義,是指扣除該國收入前百分之五的族群後,日所得超過十美元者,但依此定義,印度即使在都市地區,也沒有一個中產階級。

依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性階級中的下層階級的標準(貧窮線),大約是日所得三十美元。

而依中國大陸估計,目前約有三千萬人為中產階層,也只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左右。

所以雖然我們常以為台灣有數量龐大的中產階級,但事實上可能並不如大家所想像的多,例如在印度,幾乎沒有是屬於這個階層的人;即使在中國大陸也只有約百分之二的人是中產階層。

因此,我們可能過度誇大了中產階級的數量與影響力,事實上,在許多國家中,中產階層的數量顯然比我們感覺的要少得多。

這些數字其實還反映出一個事實:中產階級不論是以收入或是財富標準,都是一種動態的情況,它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政治性階級,是隨時會改變的!簡單的說,是一種『果』(result)而非『因』(cause)。

所以,「中產階級」是一種必須是在努力後才能得到的結果,而非是一種與生俱來或是不易改變的狀態,因此,如果不努力維持,極可能很快就會失去這個身份。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就必須努力維持,而不能希望它像政治性階級般地保護自己一輩子,若將其視為是一種永久性「地位」的心態,往往是讓自己不能持續保持為「中產階級」的重要原因。

根據美國對於中產階級的描述,是須具有「經濟獨立性」。

雖然不具備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和權力,但通常須擁有自己的事業和房子(her own home),而所謂「下層階級」則是,必須仰賴地主或是企業家才能取得生活所需的人!您真的是屬於「中產階級」嗎?

買不起房屋二:「薪水」高不一定是中產階級

有本著名的雜誌,曾以「中產階級消失」做過專題,但問題到底出在那裡呢?中產階級真的買不起房屋嗎?

錯了,真正的問題,不是因房價太高,而是在於薪水高低並不是判斷是否屬於中產階級的主要指標,相對地,是否擁有「房產」才是!

中國自古即有:「有土斯有財」的諺語,意思就是說,誰擁有房地產,誰才具備有經濟性地位,而中產階級,明顯地是一種經濟性地位,當然必須基於是否擁有房地產為判斷標準,如果只以薪水高低就認為自己應該屬於中產階級,就是未能掌握重點,因此薪水高並不具有成為中產階級的必然性。

我們常批評人說:「官大學問大!」基本上就是不認同有些人因為職位高就好像什麼都是對的;同樣地,薪水高的人就像官位大一樣,雖比別人有更大的優勢,可是,就像即使拿到諾貝爾獎的學者所主持的教育改革,也可能完全失敗,官大或職位高的人未必真的學問大,同樣地,薪水高的人也未必會成為中產階級!

國人從宋代開始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詩句,所以養成讀書人自認為已成為了一種階級,而透過「士、農、工、商」的分級,將商人定為四種階級之末,所以自然產生了輕商、排商、與反商的思維,這種封建思想不由得令人想起,在清朝中期以後,人民對「外國人」的態度不也是由輕外、排外、而反外嗎?

這種昧於環境變化,而自以為是的知識水準,終於引發義和團式的反外鬥爭,結果引來八國聯軍,給全中國人民帶來超過一百年的苦難與犧牲。

類似這種愚昧的封建思想,至今仍存在於部分高薪水人的身上,因為他們的能力強、學歷高與機會好,所以才能有高薪水的機會,但也正因為他們優秀,所以也就愈不容易接受「置產」而不是「薪水」,才是決定社會階層的關鍵要素。薪水高如不會置產,反而比不上薪水低卻會置產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決定社會階層的指標是「財富」,而非「薪水」,而財富的來源,薪水可能只占極小的比例。

最近,有媒體將世界上最富有的婦女排名,排名在前十名中的人,極少是靠高薪水而名列其中,她們之中有些人是靠繼承父母的財富;有些人是靠投資獲利;有些人是靠嫁對老公;有些人是靠資產的運用,她們之中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幾乎沒有薪水收入的。

這使我想到一個身邊的例子,有一位在高雄執業的醫生太太(醫生娘),驕傲地告訴她的朋友說,她先生因在高雄執業,所以在高雄很美的湖邊買了一幢別墅,十多年來價格不但沒有增加,反而跌價了;

但她近幾年在台北買了預售屋,當房屋蓋好後,將其出售,賺的錢比她先生當醫生二十年的薪水還要多!醫生是社會上高薪水的行業,相對地,醫生娘沒有薪水,但並不表示薪水高就會有較高的經濟性階級,正確地置產觀念,往往才是決定自己所處經濟性階級的重要因素。

除非我們的社會規定,除了薪水外,不可以有任何所得(income),否則千萬不要以薪水為判斷社會地位的唯一指標;同樣地,除非我們的社會規定「學歷」是決定社會地位的唯一指標,否則千萬不要以讀書人的角度去輕商、排商與反商,因為結果必然不會如我們期望,那並不是因為社會不公平、無正義,而是因為我們對社會環境缺乏了解。

這也是許多人常抱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下層階級)」的背景,並非天地不仁,而是因為我們對環境缺乏了解,因腦中還留著「封建思想」與「反商思維」才是使我們不能成為中產階級的重要原因。

買不起房屋三:中產階級必須有「產」

中產階級的主要指標是「產」,沒有「產」那能會有經濟性地位?沒有產,那能為稱為中「產」階級?曾有許多人抱怨房價太高,領導我們反抗、抗議,但如果我們夠理性,就可以發現身邊的事實,曾組織無殼鍋牛運動,帶領許多年輕人露宿街頭抗議房價太高的教授,自己卻在天母買了房屋;

曾不斷抱怨房價太高,呼籲大家不要購屋的教授,自己卻在木柵買了三戶以上的房屋;曾出書主張拒絕(大學)聯考的人,不但自己讀了大學,還強迫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上大學……

這些都是社會中的真實,但年輕人和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卻不容易看清事實的真相,他們的熱情,他們的衝動,由於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所以極易讓自己成為被傷害的對象,他們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也想成為中產階級,但因方法的錯誤,卻與中產階級愈來愈遠。

要如何成為中產階級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必須快速置產。

這個答案與學歷無關、與薪水無關、與公平正義無關,除非你不想成為中產階級,否則你必須有「產」、必須置「產」,這才是真實!

有許多辛苦工作的勞工,甚至街頭擺攤的人,他們沒有好的學歷,沒有高的薪水,也沒有太多的享受,他們只做一件事;努力存錢買屋!錢少時買套房,錢多時買店面,他們每日辛勤的工作,辛苦的購屋置產,然後隨著時間的累積,十年、二十年後,回頭看,他們因擁有了房地產,他們就變成了中產階級。

當他們老了,無法工作了,他們沒有退休金、沒有終身俸、沒有勞保金,但他們知道,靠自己辛勤購買的房地產,可以培育自己的子女改善社會地位,也可以讓自己安度晚年生活,甚至環遊世界,由於他們可以在經濟上獨立、自主,所以不要靠社會的救濟,依然可以成為中產階級,他們的選擇才是正確道路,才是值得尊敬的人,這種作法才是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真正實現。

可是少數缺乏房地產專業知識的人,高舉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旗幟,以房價太高為由,主張要限制小套房貸款,緊縮第二戶貸款條件,要打擊投資客,要提高擁有房屋的負擔,其實是打擊為數甚多的人民,讓他們沒有機會升為中產階級!

他們並不知道,那些看起來似乎符合公平與正義的主張與作為,才是讓中產階級消失的重要原因,也才不符合社會公平與正義。

為什麼呢?大家想想,那些辛苦存錢購屋的人,如果無法取得貸款購屋,那只會延長他們躋身中產階級的機會;如果房價下跌了,只會使他們過去長時間辛苦購屋的努力,付之東流,距離中產階級愈來愈遠了。

除非我們希望台灣變成一個只靠學歷、只靠薪水為唯一決定社會地位的地方,否則有什麼理由,我們要打擊所有辛勤工作的人民,他們花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依照政府所制定的遊戲規則,努力守法繳稅,辛苦存錢購屋,而當他們因此而能躋身於中產階級時,政府卻改變了遊戲規則,這不是一種「詐騙」的行為嗎?

要知道政府與人民的關係,已經愈來愈接近是一種「契約」關係,政策盲目的亂動、躁動,除非能像中國大陸的永遠一黨專政,否則人民是會用選票將執政者趕下台的,所謂「地者,政之本歟!」沒有好的房地產政策,就不會有穩定的政權,是幾千年政治經驗的累積!這是施政者必須要加以瞭解的,要知道誰讓人民無法成為中產階級,誰就會是人民的敵人!

買不起房屋四:資產才是「維持」中產階級的正途

金融海嘯後,以美國為首的國家,以大量印製鈔票來延長解決問題的時間,但也必然會引起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與貨幣購買力的下跌,這個問題首先衝擊到了歐洲,笨豬五國(PIGGS),已瀕臨要倒閉的邊緣。

於是歐盟也開始學習美國,也開始大量印製鈔票,這種現象必然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影響,未來貨幣購買力的下跌已成為必然。

有一個極富盛名的大學企管系教授,也是我的學長,他曾告訴我說,他這一生努力工作,賺的薪水全部存在銀行,他也從不做任何投資,因為他的慾望不高,他也不希望花太多心思在理財上……這個例子不禁使我想起,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環境的變化,對於忽略其變化的人常會帶來致命性的傷害,

在台灣,銀行存款利息有百分之十的時候,有許多人選擇了退休,因為他們以當時的情況算計,認為他們餘生所需都已足夠,所以何必要那麼辛苦的工作?於是選擇了退休。

但當金融海嘯後,存款利率已降到百分之一以下,而物價的上漲又遠超過預期,他們突然發現,他們的存款已經不足以支持退休生活,所以有許多已退休的人,又開始復出尋找工作。

我們有什麼東西可以抵抗環境的變化呢?保值性的資產是唯一的機會!黃金創造了歷史新高(一千二百五十美元),已在不斷地提醒人們注意環境的變化。

我那位教授學長的決策,在過去三十年都沒有問題,但是在未來十年內,必然會碰到大麻煩。

最近,常聽到有人問,房屋一坪價格高到一百二十萬元、一百五十萬元,怎麼還可能賺到錢呢?房價難道還會漲嗎?這樣問的人就是不瞭解保值性資產的價值!

在貨幣購買力大幅下跌的時代,人們一定要快速地將貨幣換成「資產」,在通貨膨脹危機大的時候,一定要增加擁有資產的比例,這是一種降低風險的作法,有人稱之為調整「資產配置」;這也是造成「好資產」價格增加的主要原因!

因為有愈來愈多的人發現,必須在他們的資產配置中,將好房屋的比例增加,這種因調整「資產配置」而增加的需求,是目前台灣都市好房產增值的主要原因。

以往以定存為主的人(定存族),已經將一部分存款提出購屋;以往將錢配置於國外的人,已經將一部分國外存款匯回購屋;以往將錢投資購買股票或債券的人,已經將一部分投資資金移轉購屋,這一波因調整「資產配置」所造成的購屋潮,並不會因為政府的打房政策而改變。

許多人還很迷惑,為何地點愈好,價格愈貴的房屋,銷售率愈好,反而是地點差、價格便宜的房屋,卻銷售困難?正確的答案是,這一波因為是以保值為主的「置產潮」,而非是以獲利為主的「投機潮」,政府錯看了情勢,以為這波房價上漲是因為投機炒作所致,

所以採用了許多打擊房市投機的老招,主要方法是用貨幣政策中的緊縮銀根,但緊縮銀根對以保值為主的「置產潮」影響有限,因為他們購屋是為了規避風險,所以貸款比例不會高,地點不會差,所以受到影響小;

反而會打到財富較少的人民,因缺乏銀行資金的協助,不能搭上這波保命的「置產潮」,將再一次失去成為中產階級的機會。

治水必須用疏導的方法,世界性的資金氾濫正如洪水般的衝向每一個國家,阻擋它、排斥它,不但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也不易產生好的效果。

聰明的施政者正是可以善用疏導的政策,創造經濟成長與減少失業率的機會,像中國大陸,正善用疏導的力量,將這股洪水的力量,轉化為提昇人民能躋身於有產階級與中產階級的機會。

根據《二○一○中國億萬富豪調查報告》,大陸新億萬富豪中,有三成(五百六十七人)是因為擁有房地產而致富,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一!只有缺乏專業知識的人,才會以打擊為目標,以防堵為手段,將一個大好的機會,又拱手讓人。

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愈多,對個人也好,對社會也好,當然都有其正面意義,可惜的是,過時的觀念與政策,常常不但成為中產階級數量減少的殺手,還更扼殺了人民成為中產階級的機會!

如果您想成為中產階級,或是繼續保有中產階級的地位,趕快置產吧!而且要購買真正具有保值性的好房屋,因為,那才是能使您經濟獨立與一生快樂的真正保障,祝您投資順利!
更多房地產即時分析及建案詳細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