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屋成家,每個人的作法都不一樣。有人打從一開始就租房子,二十年過去,依然在繳租金;有的人存錢、貸款買房,每月都繳貸款就像在繳租金,二十年過去,房子變成自己的,不同選擇,命運大不同,有人在怨嘆自己沒有先見之明,錯過好時機,有的人則沾沾自喜,搭上順風車,大賺一筆。到底該不該買房子?困擾了您一生的問題,也許透過以下需求分析,您會有較明確的想法!
【自住者】
一、進場之前,先想出場
買房子,您想過要住多久嗎?也許您會覺得很奇怪,買房子不就是要住一輩子嗎?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有不少房屋產品是住戶的第二屋甚至第三、第四屋,您在買屋時,應先考慮「我打算要住多久?是否要傳承給下一代?」由此來為住宅設定停損點,才能再最好的時機賣出!
二、10-15年後,房子還有人要嗎?
試想您即將買下的這間房子,歷經了10多年,它的區域價值是否如昔?或者更甚?建物外觀與環境是否依然具吸引力?如若不然,它將被打上多少折扣?
三、孩子會畢業、事業有起落、婚姻有濃淡…
買房子是很多人一生奮鬥的目標,大多數的人是既渴望又怕受傷害,其實只是出於不了解,所以害怕自己一生的心血在一次錯誤的決定中終結。人生的變化太多,再睿智的人也永遠無法掌握未知的事情,如果本來就無法掌握真實了,何不放下戒心,選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不管市場的人云亦云,只要自己能夠接受,那便足夠了!
【投資者】《短期投資,房價差價賺很大?》
近期從婆婆媽媽口中又聽到一個案例。S太太兩年前在「很紅的樹林」地區某豪宅買了一間房,當時預售僅17萬一坪,卻在前兩天以每坪23萬的金額轉賣給一位歸國華僑…短短不到兩年,就淨賺200多萬,更遑論這期間S太太還承租給當地的上班族,由上班族支付的租金來為她繳納貸款…人人都在羨慕她的好運氣,怨嘆自己總是錯失投資先機,但是短期投資實際上卻蘊藏一些小陷阱,如不注意,小心你賺來的錢就這樣莫名奇妙不見了…
一、成本計算無遺漏
二、土地增值稅&財產交易所得稅
費用試算:假設您在台北以1000萬買進房子,買進時房屋的現值為700萬元,後來再賣出時房子成交價為1400萬元,房屋現值為1000萬。看起來似乎賺進了400萬,其實不然,因為隔年還需申報財產所得稅,而且是以1400萬的29%,也就是406萬需繳納國庫。而非您所想像的1000萬-700萬*29%=87萬。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注意到財產交易所得稅,落得最後費用繳不出信用破產的窘境。
(除了財產交易所得稅,別忘了將土地增值稅一併算入哦!)
《中長期投資,出租收益穩賺不賠?包租婆滿街跑?》
近年來很流行在熱鬧的商圈購買店面,承租給創業族、小攤販;或者買小套房,出租給剛出社會的上班族、學生族;像這樣的投資方式,因為有固定的承租戶,租金穩定,所以這類型投資的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卻依然擋不住這波浪潮,整條街都是同個房東,更有甚者做起二房東、三房東…從中層層剝削,可見這項投資的確賺很大!我們以目前最貴的黃金店面來試算一下:
這類型投資,需要具有一定財力的人,或者能提出相關財力證明才能向銀行申請借貸。固定的收益的確是穩賺不賠,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和金錢可以投入,如沒有長期的金流計畫,在稅金與抽傭比的層層剝削下,信心滿滿的投資恐成打水漂,有去無回。
《買不如租?租不如買?》
過去賺錢不易,加上對融資、信用觀念的認識不足,大部分的人購屋傾向保守,大多直接租屋,而這一租,就成了老租戶,從年輕租到老年,30年過去,他們的租金都足以支付貸款為自己買一間房子了,而不是像現在依然是個無殼蝸牛族…
時代在轉變,現今的年輕人買房不易,但和過去的條件比起來,未必較差,相反的有更多的資源和管道獲取資訊,政府也提出青年安家政策、首購優惠等…相對起來,筆者倒覺得現今的環境更利於首購族購屋,只要選對適合自己的產品、配合政府提出利多政策,相信6、7年級生,也能夠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
文章來源 優家網 採編 邱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