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政策恐適得其反

豪宅政策恐適得其反

房地產是一個自由市場,是好是壞完全看基本面。當它不好時,你想把它拉起來,沒有想像那麼容易,但政府要壓抑,也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因為市場自有一套機制,自己會調節,不當的政策干預常常會適得其反。

幾年前台北房價起漲,政府標售信義聯勤土地又標出天價,民眾紛紛大罵,說政府把一些好的土地都拿出來賣,助漲房價,於是政府就宣布500坪以上大面積國有地不再標售。

但這個政策的最後結果是什麼?結果是曾幾何時,才121坪的宋楚瑜舊宅土地就飆到600多萬元。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市場沒有大面積土地,大家只好搶小塊的,一切是市場機制下的結果。

現在行政院長又宣布政府全面停賣台北市國有土地,結果會怎樣?結果也是很清楚的。台北市的土地供給量本來就很有限,政府這樣一停,預期供給又要減少,怎麼可能不漲呢?

大家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是地主,聽到國有地都不賣了,眼看市場缺貨一定更嚴重,本來你要賣的,會不會馬上跟對方說對不起「不賣了」,或是「明天再看看」?我相信除非很缺錢,不然一定捨不得賣。問題是現在有哪一位地主在缺錢?土地是蓋房子的主要原料,大家都不賣了,房價會如何?

這一波房價民怨,主要是豪宅引發,政府看來仍會朝壓抑的方向去做,但我相信,最終還是會回到市場機制,一切端看供給、需求和經濟情況。豪宅持續供給不足是肯定的,有錢人持續往比較好的地段、貴的產品去置產,也是必然的。

現在就看經濟面,如果台灣的經濟繼續好下去,豪宅熱度就會繼續發燒,價格也會持續上揚,除非台灣經濟一下子變不好,但這有可能嗎?就我來看,台灣經濟要愈來愈不好的難度愈來愈高,反之,愈來愈好的可能性應該比較大。

我這樣說,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投資豪宅,每一個人的經濟情況都不同,投資置產方式也應不一樣。但市場朝此方向應是沒錯的,好的地段,好的東西,供給比較少,增值比較快是一定的。身為代銷業者,我們會建議業者在哪裡買地,也以同樣的標準,建議消費者在哪裡買房子。
【聯合晚報╱創意家行銷董事長王明正╱記者游智文╱採訪整理】201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