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商辦市場 供給趨緩需求穩定

展望商辦市場 供給趨緩需求穩定

在經歷2008、09房地產投資市場的震盪後,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也逐漸起色,昨日(12/28)有外資商仲公佈一項統計數據,今年商用不動產投資金額達到新台幣950億,已超過去年度706億的水準,同時土地成交總金額也來到1,584億元,其中壽險業者是最大的投資者,而建商則在土地取得上最為積極。

不動產買賣主力 壽險業及建商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進一步分析,受惠於去年的金融風暴事件,不少壽險業者紛紛把資金撤回台灣,而相較於高風險的金融商品,不動產自然成為青睞的投資標的,加上固定的租金報酬,都是讓壽險業前進商用不動產市場的重要原因,其中富邦人壽買下了信義區新光A11及環亞百貨等,總投資金額259億居壽險業之冠,新光及南山人壽分別以180億及121億居第二、三名,而在投資標的及區域部分,仍以大台北地區的零售商場標的為主。

另外在商辦供給量部分,受限於大台北地區土地稀有的特性,09年新增面積33,190坪,明年度則僅有19,600坪,2011甚至呈現零成長的狀況,直到2012年才有遠雄人壽A1一萬四千坪、國泰人壽A3八千坪商辦完工,在供給量停滯的狀況下,空置率有望降低。

在土地交易部分,建商仍居於主力,09年成交金額來到743億,原因除了未來推案需求外,也為了因應未來土地日益稀少的問題,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是一般廠商的土地交易也高達633億,代表企業對於未來的期待而衍生出擴廠、自蓋商辦的需求。除此之外,不少建商也因為大面積基地取得不易,開始收購辦公大樓進行都市更新,或是單純的獲取轉手的利差,也開始佈局商用不動產。

ECFA、MOU效益待觀察

劉學龍也表示,今年外資投注在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達到218億,未來在ECFA及相關法令限制鬆綁後,有機會在金融風暴後重啟在台灣的佈局,而MOU簽訂後,兩岸銀行互設分行據點對商用不動產帶來的效益是最大的,但金融業牽涉的範圍廣泛,短期內恐怕無法看到立即的幫助,劉學龍認為,反而是複雜度較低的加盟連鎖業、零售業及餐飲業,是陸企有機會最早進入台灣市場的產業,所帶來的將不只是商用不動產需求,住宅市場也會受到一定的需求挹注。

【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