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房價嚇到BBC 凍薪13年 房價4年漲34%

台灣高房價嚇到BBC 凍薪13年 房價4年漲34%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以專題報導許多台灣人買不起房子的現況,介紹月入9萬元的家庭也買不起台北郊區房子;並引用最新數字,指台灣薪資凍漲13年,但台北房價4年漲5成,房價所得比是14倍。學者指要熄滅房價炒風,大概要等2016年持有房屋成本慢慢增加之後了。

該文以台北租屋族蔣明雲(譯音)為例,她與先生月薪共約9萬元,但連郊區老房子也要1000萬元,她說要買房,「就不能有娛樂開銷或出去吃飯,也不能生病,老天保佑爸媽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不能生孩子、也不能失業。」

BBC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以專題報導許多台灣人買不起房子的現況

房價為年收14倍

BBC報導(goo.gl/jt1eD)指雖然陸續有團體抗爭,要求居住正義,但台灣利率、房屋稅率、遺贈稅率低,房市對海內外資金極具吸引力,未來若更開放陸資,炒作必更惡化。

尤其有錢人、海外僑民、大陸台商,因金融危機不敢投資股票或新生意,轉而把資金投入房市。

據統計,2006年底到2011年底,台灣房價成長速度在亞洲排第4,過去4年全台房價上漲34%,台北房價漲50%,台北新成屋平均每坪73萬,雖比亞洲其他大城市房價低,但台灣人實質薪資已13年未增加,平均2000萬元的台北市房價,是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4倍。

應採取實價課稅

去年6月我政府開徵奢侈稅,房地產交易雖減少30%,房價卻不跌,永慶房屋經理黃增福說:「投資客為了避稅,寧可不賣也不願意減價。」批評者認為,政府應取消優惠屋主與投資者的政策,房屋稅與地價稅不應以公告現值計算,應實價課稅。

只是今年8月1日上路的房地產實價登錄,原本要用來做為房產稅的估算基礎,因房地產商與立委反對而作罷。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接受BBC訪問時稱,不修正房地產課稅機制,會危及國家經濟,且台灣已有房地產泡沫,不應持續下去,否則年輕人會越來越不滿,因為不管多努力工作都買不起房。

2016年可望跌價

但上周央行召開理監事會議,卻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說,這幾年低利率環境的確造就相當多投機客,現在房屋供給太多、房價已漲到頂,未來實價登錄將往實價課稅方向走,2016年後地價稅、土地增值稅調升,會讓房屋持有成本增加,投機客將減少,市場可望回到合理價位。

除改善稅制、抑制投機客外,《住宅法》也將實施。營建署長葉世文說,《住宅法》將在12月30日實施,相關住宅補貼、社會住宅、居住品質、住宅市場及居住權利平等也會同步實施。 蘋果日報【楊芬瑩、邱煜婷╱綜合報導】

高房價嚇到英媒!BBC:月薪9萬買不起台北郊區中古屋

有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大嘆買不起房,這樣的現象就連英國媒體BBC都注意到了,並對此進行報導。報導中採訪到一個夫婦加起來月薪達到9萬的家庭,但他們沒辦法在台北郊區買到開價千萬的中古屋;和台灣政府口口聲聲強調努力打房對照,BBC這篇報導無疑是狠狠呼了政府一巴掌,居住正義更是蕩然無存。

BBC引用數據指出,光是台北房價,近4年來就漲了5成,漲幅排名亞洲第4,而台北市的新成屋平均每坪要73萬,但台灣人的薪水卻已13年沒增加。

「現在年輕人收入都不高啊!那如果說要養房,我覺得有點困難。」「大學生底薪好像只有22K,這樣感覺負擔房價還是有點困難。」年輕人談到買房就相當焦慮,但這不是沒道理,因為台北市的房價平均是2000萬,一個中等收入家庭要14年才買得起,而且這14年不可以有任何娛樂開銷,連生病、生小孩都不能。

BBC這篇報導看在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眼中,無疑給滿口「居住正義」的政府當頭棒喝,「政府在選舉前特別強調居住正義這樣一個角度,可是事實上可以看到,選舉過後好像就過眼雲煙。」張金鶚更呼籲,應該正視台灣房地產泡沫現況,否則年輕人不管多努力工作,恐怕永遠都買不起房。(新聞來源: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