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喊漲? 張金鶚:房價應列入CPI嚴加監管

通膨喊漲? 張金鶚:房價應列入CPI嚴加監管

油電雙漲引發物價上漲,不少建商跟著調漲房價,央行總裁彭淮南為此日前表示應將房價列入物價監控。政大教授張金鶚今天進一步建議,政府應將房價列入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比照物價嚴加監管。

近期不少建商、房仲高喊「買屋抗通膨」,鼓勵民眾購屋,而且效果不錯,張金鶚則提醒民眾,買屋抗通膨只有在通膨很嚴重、房價基期低時才會有效。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

1973年台灣掀起的買屋抗通膨,是因當時房價在相對低點,而通貨膨漲高達23%,房子因有較多上漲空漲,因此可以抗通膨。現在房價處於相對高點,通膨並不明顯,用很高的價格買房子,買了又不一定會漲,最後結果可能得不償失。聽信建商說詞的人,將來會「賺了利差,賠了價差」。

信義房屋今天下午舉辦台灣房地產研討會,張金鶚發表「通貨膨漲對房價影響」研究報告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政府宣布油電上漲後,不少建商以物價成本增加為由,調漲房價,但現在營建成本中土地占7成以上,建材只占3 成,原物料上漲對營建成本影響很有限,很多建商卻因原物料上漲1成,房價就要漲1成,令人無法接受。

張金鶚表示,一些先建後售建案也跟著喊漲,更是完全沒道理,這類推案都已經建好了,物價上漲跟它有什麼關係? 又哪有什麼建材成本上漲推動房價上漲的機制?

張金鶚強調,建商搭通膨議題喊漲房價,主要是利用資訊不透明的優勢,大玩通膨預期心理,就像當初炒作陸資題材一樣,陸資實際沒有來,但是房價卻因預期心理而被炒高。他認為消保會、公平會在關切民生物資的同時,也應關切是否有哄抬房價情事,是否涉及廣告不實。

另外他也建議,相關單位應該把房價納入CPI指數。他說,目前國內CPI只計算房屋租金,但國內房屋自有率高,租屋只是一小部分,且租金波動很小,根本無法反映民眾在居住需求真實感受。CPI如果納入房價,民眾感受會更真實,相關單位也會有壓力,可更有效的控管房價。

台灣CPI品項

台灣CPI有7大類24品項

台灣CPI有7大類 24品項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衡量一般家庭購買消費性商品及服務價格水準的變動情形,亦即表示物價水準的指標,也是觀察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例如,我國4月份CPI年增率為1.44%,表示生活成本較上年同期漲1.44%,相同金額,貨幣購買力下降。政府透過密切監控,啟動貨幣或財政政策,維持市場穩定。

我國於民國48年正式編布CPI,隨社會經濟型態變遷,數度調整。現今以95年為基期,內容分為食物類、衣著類、居住類、交通類、醫藥保健類、教養娛樂類、雜項7大類,調查24項產品及服務。各類權數比重不同,占比最高是居住類,包括房租、住宅修繕費與水電燃氣,其次是食物類。雜項類也占千分之58.68,內容包括香菸、檳榔及理容服務費。每五年會檢討一次權數比重與查察項目。由地方政府在各地查察,依不同地區與品項,每月查價1到3次不等。每月5日由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前一個月CPI。

有人說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的物價變動與民眾感受存在落差,係由於總指數經眾多商品平均後,整體漲幅已較個別品項變動和緩,多半民眾對常購買的商品價格漲跌,感受較深刻,如食物;但跌幅較大的3C電子產品,因久久才買一次,可能較無感。 【聯合晚報/盧沛樺】

延伸閱讀

通膨推升房價漲 懲罰老百姓

萬物齊漲 6成上班族望屋興嘆

油電雙漲毫不手軟 不動產稅改一拖再延

打房成效!看看大陸 想想台灣

大戶炒房賺暴利 稅改政府做了什麼?

供過於求 里昂:資本利得稅戳破房市泡沫

買房不能抗通膨 3教授建議民眾踩煞車

油電雙漲房價亂象 張金鶚:政府該管管了

房價在高檔 學者︰買屋難抗通膨

新北市過度炒作 房價負向下滑 觀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