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離婚 對孩子身心有哪些影響

父母吵架、離婚 對孩子身心有哪些影響

星謝霆鋒和張柏芝婚變爭子消息鬧得沸沸揚揚,臨床心理師劉怡君表示,夫妻若常口角,甚至將孩子當談判籌碼,恐對其身心造成負面影響,門診就曾有爸媽劇烈爭吵,導致孩子出現尿床、哭鬧等退化行為求診。她提醒,夫妻難免意見不合,採取有建設性的溝通方式,如用書信溝通、避免人身攻擊、每次吵完都要有共識等,可防止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去年有5萬8037對怨偶離婚,劉怡君臨床心理師表示,每人個性、背景、生活習慣等都不同,因此婚姻中難免有意見不合、爭吵,甚至面臨離婚情況,當衝突發生時學習正確處理,即使離婚也好聚好散,才能成為孩子未來處理衝突的正面教材。

父母口角

父母口角會給孩子身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先了解 父母吵架4影響

劉怡君臨床心理師表示,孩子目睹父母劇烈爭吵,可能會有以下4種負面影響:
1.出現行為問題:幼兒可能會尿床、哭鬧等,較大孩子以課業退步、違反校規來吸引注意;或表現更乖,期待兩人合好,一旦落空可能自責。

2.產生情緒困擾:如害怕、不安全感,對婚姻感到悲觀,未來可能較難發展穩定的親密關係。

3.親子關係疏離:互講壞話,除了讓孩子感到錯亂,還可能因較同情某方,破壞跟另一方關係;或變得沉默寡言、不愛回家,造成親子關係疏離。

4.習得不良溝通:如小孩目睹爸爸打媽媽,未來可能也會以暴制暴,或看到某一方一直隱忍、逃避,未來面對衝突可能也會傾向逃避。

親子關係疏離

父母吵架情緒造成親子關係疏離

要注意出現異常應就醫

曾有研究顯示,孩子的成長過程愈早面臨不穩定,如目睹爸爸打媽媽,則未來性格發展不成熟或有缺陷的機會較高,提醒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仍應保持理性,若孩子出現退化行為、退縮、常哭泣、想自殺等反應,最好求助心理師。

這樣做

有建設性的吵架

劉怡君臨床心理師表示,一般吵架最常犯的錯誤包括流於人身攻擊、只爲吵贏而吵,或一直翻陳年舊帳,只會淪為意氣之爭,應有建設性的吵,也就是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尊重對方立場,互相協調、讓步來達成共識。

別讓孩子選邊站

孩子出現異常應就醫

要注意孩子出現異常應就醫

父母吵架時應避免讓孩子選邊站,如此易讓孩子錯亂,或因抉擇而痛苦,另也要避免說出:「為什麼你都不去接小孩?小孩都是我在養!」等情緒字眼,以免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父母吵架導火線,感到自責。

防失控用書信講

吵架開始失控甚至快動粗等,父母其中一方最好先離開現場;若面對面氣氛很火爆,或是講不清楚,可用寫e-mail或寫信的方式溝通,另可找朋友適時抒發情緒。

要有結論和彌補

夫妻每次吵完都應達到共識,如誰接小孩上下學可分配、協調時間,但不要追求完全公平,因現實很難達到,少點計較會比較開心,另吵完後也要修補關係。

離婚前先設想好

若雙方決定離婚,可從「怎樣對孩子最好」思考,包括情感和經濟,但有時很難兼顧,例如孩子較依賴媽媽,但爸爸為經濟支柱,或許可協商讓媽媽常去探望,或爸爸給足夠贍養費。若孩子年齡、成熟度足夠,可讓他加入討論。

沒共識可找專家

如果雙方面臨離婚,但一直無法達到共識時,除了可尋求律師協助外,另也可透過尋求專業心理師、教友等介入,抒發父母雙方和孩子可能會有的情緒衝擊,讓離婚更平和。

專家說 孩子可察覺冷戰 臨床心理師 劉怡君

孩子多少還是可察覺父母關係的緊張,與其因懼怕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而父母特意避免爭吵,甚至一方委屈自己,繼續維持家庭和睦假象,不如以健康、成熟的溝通方式,開誠布公處理。

父母吵架對子女的影響

夫妻爭執,在所難免,即便是兩個再相似、再相配的人,因為成長背景和生活經驗的不同,難免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孩子與父母在心理上是緊密相連的,他們能敏銳察覺父母的情緒變化,研究發現,從嬰兒時期開始,孩子就會對父母間的爭執有哭或激動等的負面反應。因此,父母親吵架時,孩子很難置身事外,他們也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會試圖介入化解衝突。那麼,到底父母間經常的不和睦,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孩子的自我概念明顯低落

面對父母的爭執,年幼孩子會認為:「都是我不乖,爸爸媽媽才會吵架的。」這是因為幼兒的思考是以自我為中心,傾向將周遭所有的事物都與自身建立關連,因此認定是自己犯了錯父母才會吵架,如果自己乖一點或表現好的話,爸爸媽媽也許就會和好。這種自我中心的歸因,如果沒有父母的說明和保證,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孩子自我概念受損,甚至全盤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是個壞小孩。

身心發展失序

知道父母吵架,孩子最害怕的是父母會分開,或不再愛他了。近年來離婚率升高,孩子很容易從媒體或同儕處,得知父母離婚的情形,因而會有許多的假想和臆測,擔心原本穩定的家庭會產生變化。因此,父母間經常的不和睦會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心理困擾增加,甚至無法專注在學習上,或出現行為問題。

此外,父母之間的衝突及相互傷害,是最具威脅性的家庭壓力之一,因此,長期處與父母衝突壓力之下的孩子,比一般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有較多的身心健康問題。同時,由於父母自身的情緒低落,無暇顧及孩子的需求,或容易忽略對孩子的照顧,因此孩子發生意外的頻率也比較高。

習得不良人際溝通模式

父母間如何互動,是孩子學習人際相處的第一個模仿對象,孩子入學之後會將自家中習得的衝突處理模式,延伸至其他的人際關係當中,例如在學校與同儕的相處。父母在家中經常怒罵、惡言相向,甚或肢體暴力的行為,孩子有樣學樣,在學校中遭遇衝突時,也會使用罵人、打人等攻擊行為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行為模式可能引起同儕的排斥,進而造成孩子人際關係不良。

親子關係疏離

隨著孩子的成長,認知能力逐漸成熟,便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應對父母間的爭吵。有的孩子會介入父母衝突之中,站在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可能卻因而破壞了和另一雙親的關係。也有的孩子會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調適,例如埋首書堆,聽而不聞,或不想回家,在外遊蕩,向外尋求認同與歸屬感。

父母自身的壓力,加上親子關係的疏離,父母變得不易掌控孩子的行蹤及交友狀況,孩子可能因此結交損友而做出後悔莫及的事情。

既然婚姻衝突會對孩子有這麼多可能的傷害,那麼父母是否該盡可能避免在孩子面前衝突呢?事實上,要完全不讓孩子察覺到父母間的爭執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敏感的孩子,從關著的房門流洩出來的爭吵聲,甚至父母凝重的臉色、疏離的互動狀態,都能察覺出氣氛的異常。

其次,衝突是婚姻生活中必然的成分,能讓孩子看到父母間不可避免的意見不合,以及建設性的衝突解決過程,對孩子亦是一種機會教育。因此,與其消極的隱瞞、避免衝突,父母更該積極學習良性的溝通模式,讓夫妻間的意見不合,成為孩子學習衝突處理的正面教材。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三歲前幼兒 須即時糾正的四種性格

寶寶分離焦慮 陪孩子一起度過

規劃好兒童房 讓小孩學習獨立自己睡

給孩子溫暖的家 少年不如蟻 宿公園竊空瓶為生

受創的心靈 急撥119 九歲童睹母猝死 「我好傷心」

規劃好兒童房 讓小孩學習獨立自己睡

生男生女床位最關鍵 鮮花粉晶放對方位增能量

影響孩子的風水佈局 兒童房嬰兒床的擺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