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考驗人性與支持,市府推動社宅 手法倉促動機可議

「社會住宅」考驗人性與支持,市府推動社宅 手法倉促動機可議

在先進國家行之有年的「社會住宅」,保障了國民的基本居住人權。全台社會住宅僅有6,397戶,占住宅總量僅0.08%,台北市社會住宅比例為0.64%、新北市0.02%、高雄市(合併後)為0.03%。

"台灣社會住宅,占住宅總量的比例偏低"

台灣社會住宅,占住宅總量的比例偏低

以先進國家,新加坡的社會住宅比率8.7%、高房價的香港更高達29%、荷蘭34%、英國20%、丹麥19%、芬蘭18%、

瑞典18%、歐盟平均14%、美國6.2%、日本6.06%,臺灣明顯落後許多。

「社會住宅」政策有高達八成以上的民眾支持,

但一遇到要興辦時,附近一定會有社區民眾抗爭事件,可見一般人對弱勢者的想像力仍侷限在既有刻板印象,也害怕社會住宅像平價住宅一樣,這是很無奈的現象,也考驗著人性。

這類偏頗心態,與過去身心障礙者的「團體家園」要回歸社區所面臨的困難如出一轍;但藏在「治安」、「居住品質」背後的真正理由,其實都是「房價」!

社會住宅是近年國內少見獲得高度認同的公共議題,

"出租國宅常見問題"

過去失敗的國宅經驗,與現實房價考量,居民恐懼,與社會住宅為鄰,

社會住宅」推動,如同好的政策,如同烹調好菜,往往需要時間慢煮細熬,凝鍊出社會共識,才能水到渠成,

在政府飆快車提出相關計劃後,

只靠政府官員幾句「民眾毋須過度擔心」或是「居民反對就不蓋

社會住宅本來人人看好,不是變成人人喊打,該怎樣處理興建社會住宅的問題,政府應該更集思廣益,做更完整的周密規劃,才能將引發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而不該再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方式了

---------------------------------------

北市社會住宅政策 推動急就章 動機有問題

根據先前水果報獨家披露,北市政府準備在未來四年期間砸下6億經費(由都發局編列),在市郊區域如文山、內湖等區興建共241戶公營出租住宅,每戶面積將是16坪,以市價的8成出租。

其實連同先前提早曝光(因為尚未舉行公聽會)的萬芳超市,以及大龍峒兩處公營出租宅,加上6億經費241戶16坪規劃,郝龍斌的確可以大聲說:先前競選期間支票已逐步兌現。只是,如果深入了解,其實會發現,這張支票的『純度』大有問題。

根據推動社會住宅,和官方有多次『交手』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以下簡稱社盟)發言人,也是專業都市改革者組織常務理事的彭揚凱表示,郝龍斌團隊的社宅政策版本,和社盟的想法,或歐美社宅的整體概念或初衷大有不同。

彭發言人透露,郝龍斌推社宅的真正目的,是為拉攏年輕族群,讓他們能回流定居北市(這幾年的高房價,已讓許多人被迫移出)。這雖然和真正的社宅精義有所差距,但卻和他稍早宣示的『北市年輕化』不謀而合。

因此,郝龍斌第二任走馬上任一個多月,已拋出以上三項社宅『政績』,但我們仍沒有看到,為特殊族群如老年或身心障礙者規劃,為社宅政策中更重要,且是國內目前最缺乏的部份,有任何著墨或規劃。

"荷蘭德國的社會住宅政策"

荷蘭德國的社會住宅政策

相較於郝龍斌有關社宅政策的『處心積慮』,新北市朱立倫或中央則仍維持國民黨舊式思考,

也就是所有人的居住需求,最後都能回到自由買賣或租賃市場獲得滿足;因此朱立倫團隊目前唯一定案的社宅相關政策,仍只有租金補貼,

而中央去年拋出的三處合宜住宅政策,也是基於相同的思考。(營建署週三對外宣佈,林口A7站合宜住宅可望農曆年後啟動招商,年底動土,為此政策最新進度)

只是,彭發言人指出,從各國社宅政策實例來看,都和營利無關,社宅應該是整體社福政策的重要環節。

因此無論是稍早可能喊卡的地上權BOT公益宅,或透過招商開發所建的合宜住宅,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社宅的全部及推動方式。

社會住宅及住宅整體政策必須從長計議、縝密規劃,絕不可能一蹴可及,且須由政府投入百分百經費與力量,還要與民溝通,所有配套完全建構後才逐步推動。

很顯然地,郝龍斌雖對公營出租宅政策推動沾沾自喜,然而政策宣示確實倉促,很難不引人疑竇;大龍峒公宅根本是臨時變更使用目的,從都市更新中繼安置住宅硬變成青年出租公宅,萬芳超市案也根本還未與地方居民溝通,

當然引起反彈。由此出發,可預期的是,政策出發點謬誤與推動急就章,很可能讓北市社會住宅政策,最後頂多是『公營青年租宅』的皮毛,離真正社會住宅精髓還差得遠。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 201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