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稅負差距大 租稅打房隔靴搔癢 ,立委籲交易實價課稅

房價稅負差距大 租稅打房隔靴搔癢 ,立委籲交易實價課稅

昨晚央行再出重手,不僅再度升息(半碼,為半年來第三度調升基準利率),更進一步進行融資管制:稍早購房貸款選擇性信用管制,納入林口、三峽淡水三區,再祭土建融三大限縮,包含無興建計畫者不貸款、額度擇原始成本或鑑價低者之六點五成,以及不得以任何明目增貸。

央行這些動作,大致符合先前外界預料;不過由於至關重大,傳媒仍得大作文章,加上建研所同時公佈Q3景氣對策訊號,亮出13年首次黃紅燈(代表過熱),相關報導不但佔據重要版面,篇幅也很大。

這使得昨天一則發展,幾乎遭到淹沒,僅一報以極小篇幅刊出,那就是財長李述德答覆立委質詢時允諾,研擬將不動產交易納入最低稅負制課徵範圍。

該方案大致內容是,將不動產交易所得納入稅基,在扣除土增稅後,淨所得超過600萬者,課徵20%的最低稅負。

將不動產交易納入最低稅負制,應視為財稅打炒房的最新發展;不過總而言之,徒具形式的機率仍高。理由或關鍵有二,一是土增稅,二是交易所得;後者在目前交易資訊仍不透明,稅捐單位查稅不力之下,如何切實稽徵?

再來,土增稅基和實際交易價格仍有差距,早失去原始功能。兩相加總下,我們要如何相信,不動產交易納入最低稅負稅基,就能達到抑制房市炒作歪風之設定目標?

昨日央行打炒房再祭重手後,某業者的反應也值得玩味。根據某報引述該業者說法,房市投機之漏洞,主要是地主和炒作客不用繳資本利得稅負,結果造成炒作套利成本偏低;官方打炒房應針對此「禍首」,而不是拿建商和消費者融資借貸面開刀。此番談話顯見,建商自己也很清楚『問題出在哪裡』。

須指出的是,房價飆漲,不光是地主、投機客哄抬炒作所為,建商本身也脫不了干係;就以大台北二線地區來說,投機客應該不多,如不是建商刻意跟漲,又怎會有如今林口及北大特區,都喊到三十多萬一坪的光景?

前天櫃買中心主辦一場資本論壇,與會台灣首富郭台銘的一番話,就頗值得吾人深思。郭台銘說,先前他首次造訪南京,登上中山陵,駐足孫中山「建國大綱」前足足55分鐘,其中第11條「土地因政治改良,社會進步而增價者,利益當為全民共享」,更讓他感觸頗深。

郭台銘接著說,適逢建國百年,但這百年來,主政者都沒有做到漲價歸公。郭台銘呼籲政府把這第11條拿來省思一下,「看看我們有沒有達到他老人家(國父),看到要改善的社會弊病。」

台灣首富此話,有暗批兩岸目前資本炒作歪風盛行,和民國初年亂世幾乎已無二致的意思,不過批判、針貶官方作法的意圖也很明顯。就住展企研室之觀察,近期房市固然有題材炒作產生套利空間,但真正問題仍是熱錢太多無處去,結果拼命湧進房地產,因此央行孤軍打房、資本限縮,無異螳臂擋車。

治本之道,除疏導熱錢外,並不是天羅地網打炒房客,畢竟投資置產行為或商品化,本是自由經濟房市發展一環。重點在於,須訂出合理的遊戲規則;這中間最需改革的,就是孫文理想之漲價歸公(最原始的版本是百分百歸公),套利及持有成本須合理,以及防堵避稅漏洞等等。

因此,無論是與交易相關的土增稅,或持有之房屋及地價稅,都應以交易實價課徵。換言之,只要政府仍用偏離時(實)價甚多的公告現值等稅基課徵,則就算是豪宅稅、奢侈稅或不動產交易納入最低稅負,甚至改課資本利得稅,效果都是七折八扣,甚至等於現狀持續,繼續造就房市炒作及避稅的溫床。如此這般,房價就不可能真正回歸供需基本面,孫文漲價歸公的理想,就永遠還是癡人說夢!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

"不動產稅基須檢討.房價飆漲.繼續造就房市炒作及避稅的溫床"

不動產稅基須檢討.房價飆漲.繼續造就房市炒作及避稅的溫床

租稅打房規劃 仍是隔靴搔癢

針對高房價現象,政府今年祭出不少政策,不過都未對症下藥。今年房價飆漲,和熱錢太多有絕對關聯,因此央行從資金面調控,很難真正收效。

增加供給方面,無論合宜或社會住宅,則都是急就章,尤其過去政府相關成績差勁,民眾短期內很難對公有房舍的品質產生信心。房價高漲原因很多,投資投機客套利炒作是其一,但熱錢流竄、通膨壓力起,遺贈稅調降,甚至城鄉發展落差及貧富差距等結構性問題都是關鍵,中間環環相扣。

『解決』高房價問題的治本之道,仍在搞好經濟,創造全民均富;但貧富差距問題橫亙在前,故技術上仍必須先從租稅面下手。不過從財政部近期推出的方案來看,多半還是隔靴搔癢、用處不大,甚至可說是仍無改革決心。

再者,如立院財委會上賴士葆所說,以豪宅標籤化最明顯的帝寶為例,房屋評定現值僅1300萬(和市價差距豈止以倍數計),就算所得收益率提高8%,稅負也只增加百萬元左右,效果有限。箇中真正的答案及關鍵,還是稅基。

同樣地,不管是課徵交易或所得稅,癥結也是一樣;只要稅基繼續大幅偏離交易實價,租稅制度的既定功能就無法真正達到,短線炒作套利者之低成本條件,長期置產者之避稅空間,就都會繼續存在。檢討不動產稅基,不見得能立即改變高房價現實,但卻是長期健全房市,使房價真正回歸供需機制的重要途徑!

大台北房價飆漲,朝野立委在立院財委會上公開呼籲財政部,改用實價(市價)課徵土地交易所得稅,打破近20年被視為「毒藥」的禁忌,唯委員會最後只決議,財政部應在1個月內研議,對週轉次數高的房子,加重稅率或採累進稅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安排財政部、經建會、經濟部專案報告「改善所得分配,縮短貧富差距」。財政部長李述德在答詢時表示,若以課徵證所稅代替證交稅,稅收反而會減少。

立委費鴻泰也說,根據學者試算的結果,如果改課證所稅,稅收比目前的證交稅還少,人頭戶會增加,散戶有80%都虧錢,散戶不用繳稅,但不知為何散戶還反對證所稅。

李述德表示,去年所得分配擴大是因為全球金融海嘯,低所得者的所得降幅大於高所得者的減幅所致,解決所得分配不均的核心是增加就業機會,減稅是為了擴大稅基,為創造稅收的手段。他並引用經建會報告指出,2000年以來,降低貧富差距倍數的貢獻,來自社會福利移轉的效果為1.75倍,遠大於租稅的效果0.13倍。

受邀列席財委會的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王榮璋不同意財政部的說法。他表示,財政部總是說先把餅做大,再來談分配,但到底餅要做到大,才要談分配的問題,以改善貧富差距?李述德沒有回答。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簡錫堦)表示,我國的租稅負擔率只有12.3%,減稅利益都掉到財團手中,豪宅稅只能加稅20億,所得重分配的功能小,真正做法應從所得稅和財產稅著手。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最近1週內,他的選區內有大學老師、賣菜的、路人等人,共同向他抱怨與警告,房價太高,貧富差距大,對財政部只研議而無做為很失望,解決高房價的問題要用前財政部長王建煊下台的原因「課徵土地交易所得稅」。
商時報 / 記者王信人/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