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都市再生經驗 大面積都市更新/值得國內參考 台日都市再生交流成果

日本都市再生經驗 大面積都市更新/值得國內參考 台日都市再生交流成果

目前所見台灣的都市更新相關發展,基本上是源於12年前,也就是1998年通過的都市更新條例;不過大概沒有太多人知道,這項條例之研擬,是參考日本的相關制度。12年過去,國內都市更新推動成績如何,見仁見智;不過顯然官方認為,還有諸多待努力之處,因此今年北市都發局及更新處邀請了日本兩位專家,來台分享相關經驗,舉辦了「台日都市再生交流工作坊」。

不過這次的辦理方式非常特別,是先辦理讀書會及座談等,分別針對本地自立更新、日本經驗及推動實務等面向進行分享及討論。

而昨天則是整個活動的最後階段-「成果發表」。

當中,日本的大面積都市更新整合案例,頗值得我們參考。

大手町地區都市再生計畫

大手町地區都市再生計畫

這次的分享案例,是位於東京市火車站北面的大手町地區,分享者則是曾任日本住宅公團(現都市再生機構),現任UR LINKAGE常務執行董事的藤野芳夫先生。

這宗大手町地區都市再生計畫的特色,

一是以國有地為觸媒,藉由『假換地』策略,吸引民間業者參與,達到連鎖再生的效果

二則是同步進行土地重劃作業,推展實質的市容美化再造。

如以國內術語,大手町案算是公辦更新案不過國內的公辦更新案多是先徵收、整合,然後再進行招商的制式模式。

面積達13公頃的大手町計畫,則是將更新劃定範圍內的國有地設定為『種地』,與劃定範圍內私人機構『假換地』,

參與更新的私人機構遷到種地新建物辦公,原私有地就成為新的種地,再進行下次的種地假交換,誘發其他劃定範圍內私人機構,參與換地更新之作業。

種地交換方式之外,本案另一大特色是同步進行都市土地重劃。

大手町案藉由國有地為種地進行都市再生的同時,進行劃定範圍的土地重劃;將區內若干道路進行拓寬,且增加人行步道,而因此縮減的建築用地,則是採拉高容積率的方式做變更(類似容積移轉)。

當然,最主要的精神還是在於老舊商用建物的更新,俾使其更符合新的商業及都市需求,且與軌道交通連結,甚至美化、綠化環境等。

大手町不斷更替的連鎖效應

大手町不斷更替的連鎖效應

此作法透過種地不斷更替的連鎖效應,以最少的官方經費,達到都市再生的最大效應。這個案子是從2004年推動第一次假換地,於06年完成;後續連鎖換地則還在推動中,可說是公辦更新的良好典範,確實值得國內官方機構參考。
時報資訊 住展房屋 2010-11-05

——————————————————————-

日本都市再生議題諮詢工作坊暨成果發表會

都市更新在光鮮城市景觀改變,更應是實質生活空間與社區脈絡的再建構。

面臨全球化競爭和臺北人生活質感的都市問題,臺北市更希望朝向都市再生,作為城市面對未來挑戰的總體策略。

臺灣近鄰日本,在都市更新與再生更是亞洲各國的先行者。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訂於99年11月2日至4日舉辦「日本都市再生議題諮詢工作坊暨成果發表會」,期藉由臺日雙方交流,提供未來臺北市都市更新的新策略。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林崇傑處長表示臺北市的都市更新推動係依都市更新條例推動,其主要是建成基地重建及相關所有權人關係之處理。

推動至今,每年核定的更新案件已增加、審議效率和品質也增加,並也逐漸建立相關制度。

但是依附民間業者之重建案,使得弱勢社區及較無更新誘因之老舊社區缺乏較優勢的專業協助,包含協助財務的籌措、居民合意的形成。

日本都市再生政策推動已逾30年,對於推動民間自力更新,有許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已建制完整配套機制,並因應計畫需求提出創意、彈性調整之作為及多元資金籌措方式等,這些都非常值得供臺北市借鏡、學習。

一般熟悉日本都市更新的六本木、表參道案例,其背後是更多具公益民間組織和具理性權利關係人的長期細心協助與支撐,此次交流邀請曾任日本UR都市機構組織人員山田尚之先生、藤野芳夫先生,即是其中翹楚。

11月2日、11月3日為專題性之工作坊,由日本及國內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臺灣及日本自力更新機制的經驗分享、意見交流及腦力激盪,包含自主更新政策與推動機制、更新會的組成、運作、補助或融資的財務協助、第三部門如何協助促進更新等。

11月4日則將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菁業堂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雙方交流的成果,歡迎各界蒞臨與會。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新聞稿發稿單位:都市更新處發稿日期: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