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限多長‧遺產稅要如何解決

年限多長‧遺產稅要如何解決

政府擬規劃推出「反向抵押貸款」的以屋養老策略,觀念受大部分人士認同,但各方疑點頗多,主要都是技術層面能否突破。技術層面所指包括:支付年限應該多長、房屋所有權移轉時間點、老年人能否接受、銀行承作意願、政府不同部門的配合態度等,都是這項政策能否順利推行的關鍵。

就應解決的問題來看,首先,在支付年限上,如果老年人壽命過長,銀行不可能毫無休止按期支付錢給貸款人;如果老年人沒幾年就往生,銀行才付沒多少錢就獲得房屋處分權,等於白白便宜了銀行,甚至有立委還認為,這項貸款根本就是「詛咒老人早點死」。

由於整個政策討論重點之一就是公平,所以在支付款項、支付年限的部分,過與不及,都可能有一方受到損失,不符公平原則,即凸顯出「配套」的重要,一定要精算及設計整個合理的支付架構。

其次,在房屋所有權移轉時間點方面,若是在老年人過世後,將產生遺產稅的問題;依目前民法規定,房屋持有人過世後,會依照法定順位決定繼承人,但繼承人必須繳交遺產稅,若其不願繳交,該如何處理?也不可能由銀行來支付這筆遺產稅,未來可能必須另立「專法」來處理。所以,相關稅法的搭配問題如何解決,就是另必須解決的問題。

第三,老人意願及銀行承作意願等主觀意識問題。淡江大學副教授莊孟翰認為,社會民情還是有將房子讓子女繼承的傳統,把自己目前居住的房子產權、轉讓給銀行,有些老人在觀念上恐怕難以接受;就銀行態度而言,無利可圖則一切免談,這又牽涉到房屋的鑑價及精算問題,算是相當複雜的程序。

第四,政府其他部門的搭配問題。目前是由金管會提出政策構想,但問題是當中牽涉到十分複雜的老年人口照護及財產處理,絕非金管會能獨力解決,將包括社福單位等其他相關部門的介入,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否則即使真正實施,一般老人只有拿到錢,還是沒能受到應有的照護,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陳信升/專題報導】